察猜晋古绵山谒介子——写在第四届古绵山德孝文化旅游节开幕之际-今日翼城

察猜晋古绵山谒介子——写在第四届古绵山德孝文化旅游节开幕之际-今日翼城

察猜

晋古绵山谒介子
——写在第四届古绵山德孝文化旅游节开幕之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位处于翼城县城西北5公里的小绵山就是这样一座山。这座在亿万年前浩浩太岳皱褶中聚起的一圜隆丘,突兀于广袤平缓的田畴中,海拔仅869.6米,面积也只有85公顷。然而,就是这样一座“渺焉如一粒”的小山,却与一位晋国贤哲,一个千古节气,一种文化精神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
这位晋国先贤就是2600多年前随从晋公子重耳流亡19年,割股奉君,功不言禄的晋国贤臣介子推;这个千古节气就是华夏霸主晋文公“以记吾过,且旌善人”,专为介子推禁火三日所设的寒食节;这种文化精神更是荡气回肠,已凝聚为晋文化品质中最高洁的内核,那就是“忠孝节义”的“介子精神”。
小绵山,因屹立于晋国腹心地带,史学界称其为晋古绵山。从山脚向南顺势绵延至浍河岸边,形成一道长达20余华里的高埠,传为丹朱受封的古房陵。向西穿过帝尧受封唐侯的古都唐城,直达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自古为翼城通向曲沃的桥梁,名曰绵岭。山脚下现已探明的苇沟——北寿城遗址,相传为晋献公时期重臣士蒍扩建的绛都所在地。数千年来,这座小山见证着帝尧时代和春秋晋国的荣辱与兴衰。元代进士,累官监察御史的靳柱曾登临小绵山,赋下《鼓堆山古意即小绵山》,发出了“乾坤古今间,不知几陈迹。神尧昔封疆,士蔿旧城意。”的感慨。
古时,小绵山的山巅建有武当庙,山半腰建有黑虎庙,山背后建有观音堂,山前的封壁村和绵山脚下分别建有一座规模较大的介子推庙。大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翼城乡贡进士张士诚撰写的《重修介先生祠碑记》载:
祠距郭之西北十五里,有山名曰“覆釜”,世传以为子推隐处,亦曰:“小绵山”。想其当时,幽径罅屈,佳禾繁茂,真遗士喜遁之地。但今非昔比也。祠在山之阳,其创修岁月未审始于何代,但片石之余,惟有延祐元年重修,奈钺岁长久,倾颓废隧焉。
介子推的故事,史书多有记载。按《左传》、《史记》记载,原本没有“割股奉君,火烧绵山”等让人唏嘘不已的离奇情节。大意是晋国发生骊姬之乱,太子申生自缢,晋公子重耳、夷吾分别出逃他国。介子推随从重耳流亡19年,重耳复国登上晋君宝座,是为晋文公。归国途中,介子推因晋文公的舅父狐偃以言语胁迫文公谋取高官厚禄,便有了不愿与这些“贪天之功为己有”的人为伍的念头,晋文公封赏未及介子推,介子推功不言禄,携母隐居绵上山。好友悬书宫门为其鸣不平,晋文公来到绵山寻找介子推,介子推坚辞不出,晋文公将环绵山周围的田地受封给介子推,承认自己的过错,并表彰介子推忠孝廉洁的德行。这一故事后经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周的《庄子》、汉末蔡邕的《琴操》等某些文艺作品演绎,生出了“重耳下令焚山,子推抱木而死,重耳流涕而归”的细节。千余年后的明末冯梦龙、蔡元放合编的《东周列国志》更是将这一故事演绎的淋漓尽致:晋公子重耳流亡到达卫国五鹿原(今河南濮阳南)时,因保管财物的头须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盗取资财逃亡,重耳饥饿难忍,又遭受田地间“野民与之(土)块”的羞辱,介子推毅然钻进树林从自己大腿上割股煮汤为重耳充饥,以身报主。然而,19年后重耳回国即位大封有功之臣,却独独忘了介子推,待事后想起时,不图出仕的介子推已携老母隐居于绵山。晋文公曾亲自去深山寻找介子推,遍寻不见,听从臣属魏犫之计,纵火烧山,欲逼介子推出山。介子推决意不出,最后母子相抱,被焚死于枯柳之下。晋文公为之流涕,命葬其母子骸骨于绵山之下,并修建祠堂,将环山之田作为祠田。晋文公思慕忠义耿直的介子推,下令每年从他死的这一天开始,百姓不能举火,为他冷食一个月,后减至三日,名为寒食节。后又传次年重耳领着群臣登山祭奠,发现枯柳死而复生,赐名清明柳,把这天定为清明节。寒食、清明由此延续至今。
唐代开元年间,诗人卢象的《寒食》诗言简意赅,道明了“寒食节”是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的原委。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介子推离开人世三个半世纪后的五月五日,楚国贵族屈原因怀才不遇,忧国伤政而投汨罗江自尽。这位中华词赋之祖在投江之前曾感叹自己没有像介子推那样遇到了晋文公这样的圣明君主,在绝笔辞《九章·惜往日》中凄楚地写下: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由于介子推与屈原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传奇式悲剧人物,民间自古有“南屈原、北介子”的说法,百姓把忠君孝母的晋国贵族介子推与忧国伤政的楚国贵族屈原相匹比,足见其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两千多年来,人们为表达对这两位伟大先贤忠孝、仁义、至诚精神的无限崇敬,并设立了重五端午节和寒食清明节。我国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已将这两大节日作为法定节假日,以此缅怀和弘扬两位先贤。
登临晋古绵山,尽管古代的庙宇早已坍塌,但山脚下介子推庙的基址上,仍散落下无数的瓦砾和泛着绿釉的巨大鸱吻,昭示着昔日庙宇的巍峨。据绵山脚下的封壁村上了年岁的人回忆,小绵山脚下的介子推庙毁于日寇侵华期间。当年修建的庙宇恢宏壮丽,金碧辉煌。庙的门口蹲着一对石狮。进庙后,路两旁栽植着高大的柏树,再往前行即是坐南朝北的戏台,台前有小广场。顺着广场北行拾级而上,台阶下东西各有一颗又高又粗的柏树。神道两旁六尊拱手侍立的武士,威风凛凛。穿过神道就是过殿,两边墙上全是壁画,内容有介子推割股奉君、背母奔跑、登门乞食的;有晋文公身着戎装,手提三尺宝剑指挥战斗的;有重耳登基后封官加爵的场面;有士兵放火焚烧绵山的惨景;还有美人庄箫在伴奏下翩翩起舞的画面。后殿内供奉着高大魁悟的介子推塑像。
清代翼城文人马毓琛赋有《小绵山吊古》,对介子推其人、庙貌和庙会做了较为详尽的描写:
覆釜山前建庙古,庙大十亩尚有馀。殿宇辉煌更宏敞,舞台高耸凌空虚。庙中所祀厥为谁?割股奉君介之推。母子偕隐相抱死,烈火焚烧事堪悲。同是从亡与人别,死不言禄何其洁。后人不忍举火食,是日名为禁烟节。旌善原有绵上田,隐祀隆盛年复年。晋文虽然能志过,洁侯岂肯受人怜?从此节届三月三,演剧起会报恩覃。会有千男并万女,手捧香火来拜参。参拜殿前古祠堂,千秋百代足流芳。介洁相传由来久,谁知姓名是王光。
这首诗结尾所言“介洁相传由来久,谁知姓名是王光。”意思是介子推原本名字叫王光。说起王光,不得不费一番笔墨。因为今天的翼城县王庄乡政府所在地,古代就叫王光村,相传为介子推的故里。明末清初翼城文人王师夔所撰《翼人物考》中曾言:“子推生王庄”。查阅汉代刘向撰写的《列仙传》中的“介子推”曾载有:
介子推者,姓王名光,晋人也。隐而无名,悦赵成子,与游。旦有黄雀在门上,晋公子重耳异之。与出居外十余年,劳苦不辞。及还,介山伯子常晨来呼推曰:“可去矣。”推辞母入山中,从伯子常游。后文公遣数千人,以玉帛礼之,不出。后三十年,见东海边,为王俗卖扇。后数十年,莫知所在。王光沉默,享年遐久。出翼霸君,处契玄友。推禄让勤,何求何取。影介山,浪迹海右。
无独有偶,康熙版《平阳府志》也载:“介之推,姓王名光,晋人也。未焚,东海卖扇”,历代翼城县志将介子推收录在“仙释”篇中也云:“介之推,姓王名光,晋人也;隐而无名……”。并又记:“文公知之,遣数千人以玉帛礼之不出,后三十年有见在东海边卖扇者,久之,莫知所在……”。从而也证明介子推被烧死一说完全出于后人的附会。
其实,在沁源县郭道镇绵上山脚下的伏贵村也有个介子推墓冢,立有两块石碑。一块是乾隆二十五年所立,正面为:“皇帝万岁,晋国贤洁惠侯王公介子推讳光之墓”;一块是乾隆三十八年所立,上书:“故晋国贤洁惠侯王公讳光之墓”。此碑言墓主便直称王光,而不言子推。
古代,小绵山一带每年清明前后禁火寒食风俗异常浓厚。三月初三日赛会,环山周围的封壁、王壁、阎村、古暑、孝义、上韩、阎强、郑璧、里砦、辛史、南北寿城共十一村联为一室,士女云集,敬神演戏。且古时封壁村前芳草芊芊,溪流潺潺,因此又成为人们的游春踏青、耍秋千之地。据《翼城县志?礼俗》载:
清明,为展墓期,翼人重之;客他乡者,亦必归祭。东山乡俗,家家预煮黑面凉粉,于清明日切薄块灌汤而食之,盖取“禁火寒食”之意……是日,童、妇罢业,为秋千之戏,曰:“作业者盲。”则偷闲者之讏说也。
三月初三为上巳。古人以为修禊踏青令节。西北诸乡以是日迎洁惠侯介之推于小绵山,会场颇盛,士女观者,络绎不绝。
介子推以孝义著称,主管着一方孝廉之事,民间有忤逆不孝者,都要受到处罚。据《翼城县志》记载:嘉靖十八年六月十八日,绵山下有个叫贾文进的乡民,与乡邻在地里锄玉米,恰逢暴雨骤至,他便随同大伙到介推庙避雨。须间雷声滚滚,电光闪闪,只听见噼呖一声,贾文进被雷电所击,不知去向。等大雨过后,人们才在附近一处积水中找到他的尸体,身上还有爪痕数孔。有人惊异地问,大家都在庙里避雨,为什么独独雷击了他?村人说,文进向来不孝父母,他是犯了忤逆不孝之罪,才遭到天遣。洁侯祠中壁画“惩处忤逆”既是指这件事。
如今正在开发的小绵山,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新修建的寒食大街坦荡如砥,道路两旁细柳垂绦,游客如能遇到淅淅沥沥的小雨,更是别有一番景致。寒食大街中端便是山门,山门上嵌有“晋古绵山”匾额,四个烫金大字苍劲有力。进入山门,穿过松柏掩映的大道便是清明园。穿过清明园,仰望通向山巅的508个台阶,从“古风正气坊”后竖起,坊上镌刻有“登若天台”四个大字,两侧楹联为:
香火隆显动春秋
风义辉映昭清明
登上山巅,山脚下的田野春意盎然,整座县城一览无余。洁侯祠坚实的四根门柱上的两副楹联让人回味无穷。中间一副是:
割股奉君义塞天地昭日月
洁身事母孝通神明贯古今
两外则的柱子上楹联为:
褒善荣华衮表千秋忠孝节义
贬恶严斧钺惩万代邪盗奸淫
走进洁侯祠,神台上介子推羽化升仙的塑像飘逸传神。头戴冠冕,双目凝视前方,透着淡定的心志,双腿盘曲,两手掌心向上,正襟端坐,了无所思;身着交领曲裾式蓝色深衣,在无数火苗的涌动下恣意舒卷。身后泥塑有如一轮红日的羽化景致,无数白鸦因鼓噪以灭火势已烧灼成黑色,数只金色的凤凰以及各种瑞鸟从四面八方翔集介子推的身边,顿时光芒四射,五彩斑斓,将这位先贤烘托更加超凡脱俗。
介子推两侧陪祀有介母和好友解张塑像。四周绘有《介公灵应图》壁画。南面三幅为“割股奉君、背母隐居、火烧绵山”;东壁四幅为“遗简兴晋、春柳疗疹、驱鸟灭蝗、东海卖扇。”;西壁四幅为“寄道汉文、破堤防汛、惩处忤逆、显灵降雨。”
也许人们要问,各地供奉介子推的庙宇大多称介子推庙,或者叫介公。缘何将如今开发的介子推庙称洁侯祠呢?
究其实,人们怀念介子推,是感其正气心胸,扶君图霸,一腔赤忱,焚身火海,志在清明。当年,宋真宗为了教化臣民,曾追封介子推为“洁惠侯”。《翼城县志?艺文》载有《宋真宗追封介之推诰》:
唯神之生,尝以羁靮从晋侯行天下,而不言禄,晋人思之;卒与其母隐死于深山而不顾,可谓忠廉自信之士矣。则其殁也,宜为明灵,血食于其土。守臣来告,有祷必从,庇民之德,是不可以无报。锡命侯爵,神其享之;特封“洁惠侯”。
的确,介子推功不言禄的行为是高洁的。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不惜笔墨,记录了母子归隐前的一段对话。母亲问:“儿呀,你随重耳逃难19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难道荣华富贵就与我儿无缘吗?”介子推答曰:“献公9个儿子,只有君王还在,重耳主持晋国天意,我们这些随从者怎么能贪天之功呢?儿不愿与这些人为伍。”
母亲说:“既便如此,也让主公知道这些真相如何?”子推回答说:“言语是心志的外衣,连身都想隐归了,何必用语言来表述呢?”
母亲最后说:“儿能有如此境界,我就和你一起归隐绵山吧!”
然而,今天的某些人却从《史记》中载有介子推从者为其抱打不平悬书宫门一事,诬陷介子推不够仗义。据《东周列国志》记载,介子推从者为晋国大夫解张,悬书宫门的诗歌史书称之为《龙蛇歌》或《龙蛇章》。
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流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返其渊,安其境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
宋代的张商英,在河东一带任提刑官时曾到小绵山拜谒过介子推,认为“介子推不忍舅犯之要君,携母去之,所谓求仁而得仁者也。世传龙蛇操悱之章,厚诬义士,以诗辩之。”《翼城县志》收录其《介之推庙》一诗。
十九年从晋重耳,艰棘忧危同践履。田中丐食桑下谋,茧足周旋垂万里。一心奉事不自欺,逆知天意开公子。及河忽闻舅犯语,如以朝衣蹈泥滓。鄙夫岂可与同行,携母入山甘隐藏。公子归来霸业强,筑坛践土尊天王。大人卿士环珮镪,斩袪寺人纷颉颃。念子昔日皆奔忙,舍我长逝情怛伤。大蒐纵火焚山岗,烈焰不肯回刚肠。嗟乎义士不可量,何人谬作“龙蛇章”?
清代康熙年间任监察御史的翼城人上官鉝所赋的《绵山》一诗,也道出了介子推不愿与贪天之功的臣僚为伍的境界:
慷慨失忠节,从君十九年。
如何鳞翼士,徒作龙蛇篇?
伯国雄图壮,绵山芳草芊。
于今怀子犯,安得同心言?
清代翼城贡生史联科的《三月望小绵山》中也表露了对介子推的崇敬之情:
从游十九年,轮转话言旋。
论赏君恩薄,偕焚母志坚。
烟悲三月冷,股割一餐鲜。
欲把高风挹,登山吊小绵。
明成化十八年,翼城乡贡进士撰写的《重修介先生祠碑记》开篇即云:
古之君子治则见,乱则隐。时晋室中子推以从臣宜,其不赏以去矣。志不可屈而后隐其身,匿之不行,贤者过之子推之行,庶几过乎!否,不察也。昔文公避骊姬之谗,奔亡之外,子推咎犯辈与之偕。文公返国赏不及推,遂与母俱隐于绵上而死。不平者乃悬书宫门,“有龙矫矫,顷失其所。”等语,文公出见,嗟曰:“此介子推也”。使人求之不获,以绵上诸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时光远去,世事变迁。有关介子推隐居的绵山,不独翼城有。介休(包括灵石、沁源)、万荣、平定等也相传有介子推携母隐居的绵山。如今又有人考证在襄汾的汾阳岭(晋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已成为千古之谜。究其实,介子推隐居的绵山究竟在哪里已不重要。作为民俗,作为传承中华祭祀先人的优良传统,各地都应该弘扬。三晋大地上遗存有许多介子推庙已说明这一现象。如平遥介神庙、平定介子祠、 沁源洁惠侯祠、翼城介之推庙、 万荣介子推祠、 夏县介子推祠、霍州介庙、太原介庙、介休洁惠侯庙、 榆社介子推庙 、灵石介庙、定襄介庙,原平石鼓神(介之推)祠、曲沃县苦残庙也是纪念介之推的。除山西外,陕西雒川县东40里也曾有过规模宏大的介子推庙。据说台湾现有介子推庙也多达7座。介公独具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太史公司马迁,征服了词赋之祖屈原,征服了后世帝王与千千万万黎明百姓,其品德之高洁无不让贪婪迂腐之徒所汗颜羞惭。
站立晋古绵山之巅,环顾四周,这里依旧寂寥,但只要您游历到此,似乎会听到绵山西边的晋侯墓地千百骅骝在嘶啸;也似乎会听到文公避暑城笙歌曼舞时那悠扬的古筝声。千古先贤,气贯长虹,可抑贪奢,可凝民心。绵山是古代仁人志士用血肉之躯竖起的凛凛风骨,是视名利如浮云,志在“清明”的精神象征,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天地正气。


作者:admin 2019年0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