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存活率作为世界哲学的中国哲学-创造主义的九面观-芬芬杂言集

作为世界哲学的中国哲学|创造主义的九面观-芬芬杂言集
繁体字真滴是个魔鬼,再遇上词藻丰富的作者周浦花海,整体阅读宛若小学时候边读文言文、边翻译、边翻字词典的感觉,真实枯了。
但不得不说孙格拉底是个大师。本文朗朗上口,意蕴深长,讨论了“哲学在中国”与“中国哲学”这个重大议题,值得一读。从速即孙格拉底·稽德不赞成哲学在中国。具体论证需要读文。
跳出哲学,“中国”也是格很重要的议题,其内涵,其与现代民族国家的的概念等,虽然我目前这个议题毫无立场和深入了解。灰色字体加下划线是我的注释。
作者|孙格拉底·稽德
前言
本文原应波斯顿大学神学院院长、杰出的历程学者罗勃尼·威尔博士之邀残剑震江湖,初发表于国际中国哲学学会1995年会;次收入【美东南品学人协会】会刊《思源》。嗣承《世界文化论坛》主编雅嘱,译成中文,以享华语读友。网站传播,无远弗届(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很快获得大陆读者共鸣:北京大学《中文论坛》选入【精华栏】;南方福建《企业线上论坛》选入《美文共赏栏》。据悉俄文、日文网站也有下载者。
全文篇幅甚短,议论尤尟(少则尟也),似不足以称“论文”之名。寥寥数语,点出中国哲学的若干精神特色,聊供后现代思想界参考借鉴,按图索骥,当有所获。相信这也正是中国思想界责无旁贷、应作的贡献。
通篇论证力主要系乎两层语义澄清:一、“中国一词不取其地理、区隔义;二、“后现代”一词不取其日历义,而取其价值学义。如是,则既可以免中国沙文主义之议,又可免厚今薄古、时髦主义之病;后者并犯了所谓【误进程为进步】(大约可解释为急功近利)、或【后来居上】之谬(fallacy of mistaking progression for progress)。我们向西方世界推荐什么,绝不是因为它“中”;二是因为它合理(佛家谓之如法);更不是因为它“新”,而是因为它“善”。
“后现代“一词,顾名思义,明标有别于“现代”、既不满于“现代”(1450-1945)的种种思维及生活方式。显然是种经过批评自觉,澈底省思,幡悟前非,而及时调整另作价值定向的一番尝试,堪称改过迁善的壮举。
1996年“全球化研讨会”召开于密苏里州圣路易大学,与会者欧哲余根·贺巴玛,笔者业师美哲韩路易等,均一时之天生恶相选,对其重视可想。据理查·穆尔喀斯特言::“全球化乃是后现代主义的自然趋势,后现代主义产生了文化多元主义,认为欣赏种种不同文化可以提升我们的眼光,使我们更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作为一项运动,它是大势必然,且方兴未艾,劲道弥健。”
而针对传统西方思想,有其近代三四百年,所犯的谬误,少有人比怀德海(怀德海(A. N. Whitehead, 1861-1947),原籍英国,后到美国发展。父为牧师,他19岁入剑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与其学生罗素(B. Russell,1872-1970)合著《数学原理》,要证明数学可以从形式逻辑的前提推广而成)体认得更深刻,诠表得更明晰得。例如恶性二分、价值漂白、单纯定位、不信形上……等。任犯一谬,人类就得付出难以估量得血泪为代价。希特拉搞的A兴非A(亚利安族非亚利安族)对峙的恶性二分,就是名例。咱们五四以来胡适等人所搞的新旧二分、传统与现代对峙、澈底决裂,不也是异曲同谬吗?再看科学研究,以客观为名,搞价值免谈。结果,客观性未得到,先得了价值色盲!在教育上、对青年心态上造成恶果,实不亚于恶性二分!
欣闻柯布教授体长西方大学革命,实现【怀海德式的大学】理想。旨哉斯言!笔者原意在此指出:怀海德式的思维与中国式的思维,像学生般地高度相似。既非偶然,亦非巧合:怀氏本人充分自觉,在《历程与真际》中固自承不讳,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中更遗憾所知不足;李约瑟在《科学与文明在中国》卷二,更明言,经由布莱尼茨《单子论》,怀氏受过道家《庄子》的影响。但最直接的证明却来自怀氏本人的证辞。1929他亲口告知在哈佛留学的三位中国青年贺麟、谢幼仪、沈有鼎:他本人的著作中“就蕴含有中国哲学中极其美妙的天道!”(详篇末,注九)
他那部时代巨著《历程与真际》(Process and Reality),虽然副标题:《一篇宇宙论论文》,但若只把它当作宇宙论来看洗冤新录,则未免太小看它了。怀氏明言:“观态之道德性与观态之普盖性,息息悠关,密不可分;重要的是,我们该怎样化私利为公善,融小我于大我。”
怀氏的宇宙论就是一部伦理学的变奏曲,《历程与真际》,借卢梭形容柏拉图《理想国》的话说,更是一部教育学上的杰作;也是教育哲学革命的奠基工程。通常以为科学的基础在数学(至少一部分);数学的基础在逻辑(罗素、怀海德);逻辑的基础在语言(维特根斯坦);语言呢?只有怀氏说的妙:一套完美的语言正等待着一种完美形上学的完成!不在人性上提升,后者怎么完成呢?并非你知什么,就是什么;而是你是什么,才知什么。你是什么?一项教育函数:F(e)!
胡塞尔所谓的纯粹意义、中心意义、交互主体性,佛家所谓的本心(明心见性),儒家所谓的明明德(明其明德),新儒家阳明所谓的一任良知,……在识见上,中西岂无相通!威廉·巴瑞特说,怀德海和海德格勒都有志一同:要改正西方思想所犯的一桩大错;雅斯培承认得更爽快,他说,西方思想早已走进死胡同,非向东方问津不可!在这种历史脉络之下,我们反倒应该扪心自问:一旦人家诚意问津咱们,咱们拿什么答对!
鉴于上述种种情由,笔者不揣固陋,略陈管见,独标Creativism,九相辅翼,粗备蓝图:蕴涵一套价值中心本体论、不二超二得方法论、健动不息得宇宙论、知行合一得实践论、参天尽物得明性论、价值实现的目的论、直观体验的认识论、万有旁通的宗教论、气韵生动的审美论、忠恕及人的道德论。
这样,我们面对西方友人的诚意问津,总算多少可以据实答对了。
孙格拉底敬识2006/6/23
一、对大会主体的省思
乍看起来,这次大会主题——“作为世界哲学的中国哲学”不禁令人诧畏,知识到底在各种意味之下,我们能够主张中国哲学作为世界哲学?下文的讨论,即是针对此一论点而发。
百年之前,(英国)吉普林说:“东是东,西是西,孪生兄弟,相见总无期!”此言差矣!犯了标签主义错误。早在二十年代,罗素早就指出:“中国”或“中国的”意含一大文明,独甚于一种政治实体。其含义远超过某种地理区分,“中”,“外”,“东”,“西”等词儿,都是地理区分的标签;用作思想区分,必生误导。
不用说,中国哲学元是属于世界哲学的一部分,犹埃及、希腊、印度、伊斯兰、欧洲(德、法、英、意、西等)、非洲、美洲(北美、南美)哲学,一般无二。这次大会德主题,显然不可从地理义或区隔义索解。否则,在我们大家尚未与会之前,早就该宣布散会了!本质上说,它应该用作“贡献-参与-整合”义讲才妥。故值得注意者,中国哲学中哪些层面可以满足下列三种选择的判断:一、具有永久的趣味,二、具有普遍的诉求,与三、具有后现代的崭新意涵,才堪入世界哲学之选同江天气预报 ?这样,在永恒面观照之下(从Spinoza说),我们才能高屋建瓴,更领略怀德海的名言:“对中国的艺术,中国的文学,中国的人生哲学,我们了解的越多,越佩服该文明成就的高度。就历史的悠久与人口的众多而论,中国实已形成世界上最博大的文明体积,得未曾有。”(注一)
二、怎样为中国哲学精神一字点睛
中国哲学界的资深学者陈荣捷教授,在其《中国哲学资料书》中开宗明义说:“假若用一个字来形容全部中国哲学思想史,那就是人文主义。”笔者恐怕该字是不够的,因为它有类无属(genus without specie)。试问它与古代希腊人文主义(赫拉克利图斯、普罗泰格拉斯、苏格拉底)何殊?后者涉及人物对峙;另一方面新町点烟盘 ,它更与文艺复兴以来近代欧洲的人文主义何异?后者涉及人神对峙。陈教授,当然明白明确限制的重要,接着说:“并非否定神权之上的那种,而是宣表天人合一的那种。这种意味下的人文主义汉水丑生,有史以来,一直支配着中国思想。”(注二)。1971笔者南伊大博士论文中另铸新词“创造的人文主义”以状之;并于1992年檀香山夏威夷大学阳明诞辰五百周年主题研讨会上提供参考。今天,倘若宁取单名,张瑶萱建议最好用“创造主义”。哈桑教授写过《超越人文主义》一书:单无论哈氏或他人,从无以《超越创造主义》命名者!中国哲学的根源概念就是“创造性,确言之”,“庚续创造性”,古云“生生”。
三、创造主义或生生主义:旧名词,新思维
约一世纪之前,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及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称“实用主义”是新名词,旧思维。最近,另一位伟大的美国哲学家韩路易(Lewis E·Hahn),在其1993澳门增进东西文化交融研讨会的主讲词中,更进一步指出詹姆斯也许未必充分明白,它却通乎六世纪时的中国儒道两家思维。我们可以放心地定调说:创造主义大洋在线,启自大易为活泉的儒道思想,在今天的世界,可以称为时“旧名词,新思维”。作为一套基型体验形上学,易经思维充满了永久的趣味,普遍的诉求,和后现代的意涵。今天如此,以后亦然。全部一套中国哲学传承,在宗旨上,在主题上,都是一大创造的人文主义传统,简称创造主义,或生生主义。它从远古以来,持续稳定发展锦医卫,深受宗教托付、天上原型、大中象征意符的精神鼓舞,厚植于创造性原理为范畴总摄概念(Begriff,Com-prehension),演变为种种分殊思潮,如儒、道、墨诸家等,继之更与大乘佛学中相契思想结合,共流并生,奏高潮于新儒家(含唯实主义、唯心主义、自然主义三态)。从十世纪北宋以降,以迄今日,行将与世界哲学大规模地遭遇、接轨、、,堂堂迈入所谓创造综合期。这方面,从事比较哲学有识之士,都可以从印度的今生道友问津参考。例如普利刚德拉教授(Rama Krishna Puligandla)在《印度哲学基要》一书所示,近代印度的经验,可以总结为针对西方文明挑战的一系列回应,计含四期:从(1)顽固排斥,到(2)盲目崇拜,(3)批判简择,与最后(4)创造综合。(注三)这种文化回应四期说的模式,可使任何民族自觉当前在文化交养、思想整合的历程中的处境。
笔者献身比较哲学学习研究四十年,过去不揣翦陋,曾从全球性的透视,扫描中西方思想向契境界与视野,破土挥锄,略进绵薄,粗有斩获,例如:中国形上学之于怀德海;中国哲学人性抡之于谢勒;中国美学之于裴伯;中国历历程(神学)思想之于哈桑与柯布;中国儒家明性论之于雅斯培;佛家唯识论之于胡塞尔现象学等。这些比较研究的发现,使我们深信,在丰沛的中国哲学传承中确有许多层面具有永久的趣味,普遍的诉求,与后现代的(重要)意涵;尤其创造人文主义,以生生原理为价值核能中心,全方位辐射,多向展开,彷徨四达。更深信,在促进以超二、旁通、价值、整合为宗旨的后现代、全球化新思维大业中,它应百尺竿进,责无旁贷地作出更伟大的贡献。兹谨勾勒举要,提供下列九面观,聊供参考,以实所言。
中国的创造人文主义
(1)在宇宙论上,对宇宙采取一套动态的历程观,视创造性为真际兰若词,或趣言之,视生之又生的创造性、为真而又真的真实性。义据:易即体,生生之谓易。
(2)在本体论上,采取一套价值中心的本体论,视价值或善为实有(即实易)之根源,生命实现之历程即价值实现之历程,迈向至善为鹄的,通乎德日进所谓的奥美珈点,或尼可莱·哈德门所谓的价值理想主义。义据:即用显体,大化流行即是仁体彰露至善发显,参天地,赞化育,位万物,致中和,止至善。
(3)在方法论上,采取综合取向:尚综会、而斥二分,虽辨证、而无悖情理(synthesis-oriented, anti-bifurcationnal, trans-dualistic, and reasonably dialectical)。故可兼免于黑格尔式的形式刻板性(怀德海诚闻幼稚儿戏),与马克思式的过重辨证倾向,过分强调矛盾、反对、与冲突,以致贬抑了和谐对人生的重要性,遑论广大和谐?
(4)在知识论上,尤其在认知法式上,重直观体验,甚于概念理论;更以体验作为了达真理与意义的不二法门与判断。
(5)在力行哲学上,充满了实践精神,尤其儒家,强调知行合一;更如唐君毅教授所谓,“随处体认天理“。
(6)在实存哲学上,充满了实存精神。“实存“一词,借自雅斯培。据雅氏看来,哲学即永恒哲学;哲学化活动,不外明性。在中国哲学传统重,自孔子以来,明性问题成为儒学主流大家的一大宏旨。义据:《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易传》”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7)在宗教信仰上,公元前十二世纪起,即采万有通神论,与万有在神论属孪生立场:易创造性为究极关怀(田立克),不视神为造物者人格神、而视神即创造性之本身充体呈现为宇宙大全整体,澈上澈下,无乎不在。为比较对照计,请注意万有与神之系:泛神论视为一种同一关系(All=God);万有在神论视之为一种涵包关系(All<God);万有通神则视之为一种旁通关系(All>God)神性体既无无限,用则何穷?即用显体故。万有在神论,为传统人格有神与泛神论之综合;万有通神论,则为泛神论与万有在神论之综合。(注四)大哲方东美教授,恨无这当名词,有在神论二名之间、徘徊犹豫者久之。甚矣,立名之难!(注五)
(8)在美学上,中国哲学家论艺术及美,皆采气韵取向。自五世谢赫立说以来,“气韵生动“便成画论之大本大法。然亦犹德语Deist一辞弑禅,无论直译言译,均不可翻。(注六)名作家林语堂氏在《中国艺术理论》列举七家之说,从锡昂到宾荣、马奇等(from Oavald Siren to Lawrence Binyon and Benjamine Marcht),无一当意者。然而,很幸运地,美国脉络主义大师裴伯(Stephen C·Pepper)的美学著作,尤其1936《美感特质》一书,却有高度巧合,曰“vividness of quality”。观其为普林斯顿大学饶磊教授《中国画论原理》所写书评,足透消息:“最后的总体印象是,根本原理都是普遍一致的。对我个人而言,宛如在中国一个气字,一眼发现平生义英语讲授的若干原理,尤快何如之!在美洲我们对气(韵)也可大予发挥。”(注七)
(9)在道德智慧(伦理学)上,崇信一套推己及人的忠恕论(Do ctrine of Empathy and Sympathy),义据《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大学》“忠恕綮矩之道”(綮:相结合之处),道德睿见领先西方耶稣至少五百年。耶稣《新约》所言,堪称孔说之最佳翻译,宜获颁世界文学最佳翻译奖龙之少年。复次,忠恕论完全合乎康德所认许之道德行为二准则:可普遍性与可逆反性(universalizability and reversalizability)。
尼采尝戏称康德是身居皇堡的伟大华人。综观上述九面,我们不禁认为对他那句戏言,忽者不智。总之,时处今世,伟大的华人岂限皇堡一地而已!
注释
注一:阿尔弗雷·诺斯·怀德海,《科学与近代世界》(纽约自由出版社,一九六七),页六。
注二“陈荣捷(编译),《中国哲学资料汇编》(新泽西,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一九七三),页三。
注三:参看拉马克利舒纳,普利刚德拉博伊奥特曼,《印度哲学基要》(印度,新德里:D·T·印刷坊,一九九七),页二九一四五。
注四:有关泛神论与万有在神论间之细微而重要之区别,鼻咽癌存活率参看约翰·柯布,《宇宙与神》,收入艾沃特·蔻莘(编),《历程神学:近代一大运动关键思想健将基本文选》(纽约:自由出版社,一九七一),尤其页以六五六。
注五:参看方东美,《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台北:联经出版公司,一九八一),页二:页六四五;《生生之德:哲学论文集》(台北:黎明文化食业公司,一九八一)扎拉布星人,页一四六;《员始儒家道家哲学》(黎明)传奇刑警,页一一一二。
注六“参看亨利·卡西勒,《康德判断力批判注疏》(纽约:梦克尔伦出版公司,一九六九),页V阎良信息港。
注七:参看《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季刊,卷九,一九四八,页三二九-三三一。

(注释九和十太长了,我放弃。原文链接是繁体全文)
作者:admin 2016年0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