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夏娃歌词何绍基年谱(九)-顾清木书法研究工作室

何绍基年谱(九)-顾清木书法研究工作室

公元1854年 咸丰四年 甲寅 五十六岁
一、时事纪要
1、历史纪事
①太平军增援北伐
咸丰四年(1854)正月和四月,太平天国两次派军增援北伐。第一次是咸丰五年正月初七日,东王杨秀清派夏官正丞相黄生才、夏官副丞相陈仕保、夏官又副丞相曾立昌与冬官副丞相许宗扬等率部自安庆出发,增援北伐军。曾立昌跃马跳河死,黄生才死于游击,陈仕保战死,许宗扬逃回天京,被收入东牢。第二次太平天国派燕王秦日纲领兵北援,刚到舒城,就兵败折回。此后,太平军主力既要对付围困天京的江南、江北大营,又要分兵于西战场与湘军激战,故再无能力组织北伐援军,实际上等于放弃了北伐部队。
②靖港激战
咸丰四年(1854)四月,太平军在湖南靖港大败湘军。是年正月,太平军西征进入湖南,连克岳州、湘阴,二月初九日攻克靖港,旋取宁乡。曾国藩率湘军反扑,攻陷岳州。太平军重新集结兵力组织反攻。三月初十日,太平军重占岳州,二十五日击败湘军水陆师,再克靖港,道取湘潭,拟南北夹攻长沙。曾国藩为解长沙之危,派兵反扑湘潭,并亲自率领水师战船四十只,陆师八百人于四月初二日进攻靖港。太平军以猛烈炮火轰击湘军水师。曾国藩以水急风利,派人于两岸以缆绳牵舟缓行。太平军出队歼其牵缆之人,复以小划艇二百余只进逼敌船,乘风纵火,大败湘军水师。陆路湘军亦被太平军击溃。
③湘潭激战
咸丰四年(1854)四月,太平军西征军队在湖南湘潭为湘军所败。三月初十日,西征军再克岳州。二十八日,曾国藩派副将塔齐布率湘军陆师进犯湘潭,复以湘军水师总统褚汝航率炮船助战。四月初一日,湘军水陆并进,猛攻湘潭。太平军作战失利。湘潭之战后,太平军再次撤出湖南。湘军则长驱东下,直犯江西九江。从此太平军不得不以重兵对付湘军,不能再行支援北伐。
④英、美、法开始第一次“修约”活动
咸丰四年(1854)四月,英国驻华公使包令,联合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美国公使麦莲到达广州,借口《望厦条约》、《南京条约》已届满十二年,应予修约。主要内容有: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废除进出口货物子口税,外国公使驻京。外交事务大臣、两广总督叶名琛采取拒不接见,避不回答的办法,两江总督怡良,采取敷衍办法,最后,咸丰帝仅同意减免外商所欠上海关税和广东茶税,其余一概不准。第一次“修约”活动宣告失败。
⑤外国人控制上海海关
咸丰四年(1854)六月,上海海关落入外国人掌握之中。先是,咸丰三年八月,上海小刀会起义捣毁上海海关。外国侵略者借口代征税金,于八月初七日夺取上海海关管理权。次年六月十八日,英、法、美三国领事根据《上海海关章程》这一协定,分别推举英国人威妥玛、法国人斯密司和美国人卡尔为委员,正式成立“上海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由威妥玛总负责。
⑥第二次田家镇激战
咸丰四年(1854)十月,太平军西征部队在湖北田家镇与湘军大战失利,损失严重。太平军水师败走武穴。
⑦沙俄穆拉维约夫武装航行黑龙江
咸丰四年至咸丰七年(1854-1857)话说夏娃歌词,穆拉维约夫不顾清政府抗议,先后四次派遣船只,运载大批侵略军非法闯入黑龙江,在黑龙江上武装航行,企图侵占黑龙江流域。
⑧湖口、九江激战
咸丰四年(1854)十一月至十二月,石达开等率太平军在湖口、九江一带大败湘军,挽救了西部战场危局,扭转了西征战场形势,为太平军三克武昌创造了条件。
2、杂谭逸事
①贵州杨元保起义
咸丰四年(1854)正月,贵州独山布依族农民在杨元保率领下举行武装起义,揭开了太平天国时期贵州各族人民起义的序幕。杨元保原籍广西,曾参加过李沅发领导的天地会组织,因其父带头抗捐被捕,惨死狱中,遂领导当地布依族农民起义反清。清军前来镇压,起义军连败官军。二月,起义军围攻独山州城,遭清军内外夹击,战斗失利。三月,复撤至广西边境,杨元保被俘,被解送贵阳,四月在贵阳遇害。起义失败。
②湘军成立
咸丰四年(1854)正月,曾国藩建立一支新式团练武装――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曾国藩也因湘军而成为挽救清王朝统治危机的“中兴名臣”。曾国藩筹练湘军依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创“戚家军”为模式,以家族、乡土、师生关系为纽带,网罗了一批文人士子作为将领。整个湘军分陆师、水师,从上至下层层相依、各对其上级负责,由曾国藩指定统领,统领自选营官,营官自选哨官,哨官自选什长,从而开创近代军阀制度“兵为将有”之先河,成为清代兵制一大变革。咸丰四年正月二十八日,湘军初步建成,计陆师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加上夫役、工匠等后备人员共一万七千余人(后逐渐扩大到十三万余人)。
③张继庚案件发
咸丰四年(1854)二月,太平天国天京发生张继庚阴谋破坏案件。张继庚,字炳垣,江苏南京人,清朝禀生。咸丰二年秋,张继庚混入太平军韦昌辉典衙内教书,化名叶知法,暗纠同伙,密盟谋叛。师帅张沛泽发觉其阴谋活动,逮捕张继庚。张继庚被捕后诬陷太平军中两广、两湖籍将士为同谋,致使数十人无端遇害。咸丰五年,张继庚被杀。
④广东何禄起义
咸丰四年(1854)五月,广东东莞天地会首领何禄聚众起义。何禄也称何六,广东顺德人,天地人首领。曾加入太平军。咸丰三年奉洪秀全之命回广东进行革命活动。次年五月,何禄在广东东莞石龙墟率天地会会众起义反清,拉开两广天地会起义的序幕。咸丰六年,为湖南巡抚骆秉章所部王鑫、刘长佑等击败,两万余人牺牲,何禄于郴州毛栗墟被捕遇害。
⑤陈开、李文茂起义
咸丰四年(1854)六月,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李文茂等起义反清。陈开,广东佛山人,驾船为业。该年六月十一日,陈开在广东南海县佛山镇率天地会会众举起义旗,建号“大宁国”,自称“军师”,“大王”朱颜记,起义军号称十万,占据佛山。李文茂,广东鹤山人,原系粤剧艺人,早年加入天地会。陈开起义后,李文茂在广州北郊佛岭寺聚众响应,与陈开部汇合,起义军蓄发易服,头裹红巾,故有“红巾军”之称。起义军在浔州建立革命政权“大成国”,改浔州为“秀京”,用“洪德”纪年。陈开称“镇南王”,设官分职,征收赋税,铸造“洪德通宝”。咸丰九年李文茂在庆远深山中病逝。咸丰十一年七月,广西按察使蒋益澧攻陷浔州,陈开被俘牺牲,大成国败亡。
⑥贵州黄兵起义
咸丰四年(1854),贵州桐梓爆发“黄兵”起义。起义领袖是杨凤、陈寿、李时荣等。起义军皆以黄巾包头,自称“黄兵”。云贵总督罗绕典率军前来镇压。起义军南退余庆,在龙溪与官军作战失利,杨凤被俘牺牲。咸丰九年被清军剿灭。
⑦贵州斋教起义
咸丰四年(1854)八月,贵州桐梓一带爆发杨隆喜、舒裁缝等人领导的斋教起义。斋教又称“老官斋教”,系由明教演变而来的秘密宗教组织,崇奉弥勒佛,以“天国普有”为宗旨,与白莲教联系密切,素有反清传统。杨隆喜又名杨应龙,桐梓溱里九坝人,斋教首领。舒裁缝为遵义大溪里芝麻坪人,以裁缝为业,走遍滇、黔,曾参加过咸丰四年初杨元保起义。八月初,杨隆喜、舒裁缝等人在九坝聚集斋教教众及贫苦农民千余人,攻占桐梓县城。建立起义政权,以杨隆喜为都督大元帅,建号“江汉元年”。起义军横扫黔北,势力达于黔、川边境。清廷急调黔、滇、川三省军队前往围剿。次年二三月间,杨隆喜战败自杀。五月,舒裁缝也被清军捕杀,余部溃散。起义失败。
⑧上海小刀会北门激战
咸丰四年(1854)十一月十八日,上海小刀会起义军在上海县北门一带重创法国侵略者及清朝官军,史称“北门之战”。是日晨,法军舰队司令辣厄尔联合清军向上海县城发动进攻,炮击北门城墙。在舰队炮火掩护下,约二百五十名法军攻入县城。小刀会起义军在潘启亮等指挥下奋起迎战,击毙法军多名,迫使其退出县城。法军退出后,清军随后涌入。潘启亮率起义军与清军肉搏,将其赶至城墙边缘,纷纷滚下城墙。是役,小刀会起义军共毙伤法军军官四名,士兵约六十名;清军二千余名。
二、大事纪要
在四川学政任上继续出省按试
嗟余点 疲丹铅,聊复消摇咨掌故。
(《江油试院四松歌》)
昨游青城山,今入雪峰寺。
(《龙安试毕由灌县成都杂诗》)
驿路邛州又雅州,万山深处雨声稠。
(《雅州考古日与诸君子酒间读东坡诗》)
万里使星差不负,一年秋色又平分。
(《去年中秋按试酉阳……今日中秋试宁远……》)
有客频呼酒满斟,感余推枕复披襟。
(《西昌试院中秋夜深闻梦九未眠感赋》)
客途佳思应珍重,排日联吟得古欢。
(《和马星四建昌中秋书怀原韵》)
捐输被交部从优议叙
查该学政何绍基系翰林院编修,拟请赏给六品顶戴,并随带加三级等因,于正月二十七日具奏。奉朱批:“依议。钦此。”
(《续捐军饷奉旨赏给六品顶戴并随带加三级谢折》)
请旨进奏
臣自按试以来,力除弊窦,务拔真才,非不渐有端绪。惟积习相沿,有显违旧章,急需整顿者;有时势不同,应议变通者。谨择其尤要,为我皇上陈之郓城人才网。
(《请旨交议整顿考试力除弊窦折》)
李冰守蜀在秦时,……有功于民则祀,李冰之有庙祀宜也。乃臣至江神庙,官场及士人咸称为二郎庙,罕有知为李冰者。……臣不胜疑诧,询之土人,始知为小说中所载杨二郎故事。
(《请旨更正灌县二郎神庙祀典折》)
臣自上年四月出省按试,于今年五月暂回省署,共考过十五府州厅。每接见各牧令,询问地方情形,无不以上司到任及节寿陋规为苦者。
(《请旨饬裁陋规折》)
窃臣于八月按试宁远府途次,接据黑白夷民以河东土司安安氏、安平康母子袭职一案,纷纷呈诉。……为此恭折驰奏,伏祈皇上训示,饬下地方官速行办理。
(《请旨饬行速办土司争袭案折》)
恭报通省岁试及岁科并试等处完竣情形
臣查各属文风,以眉州、嘉定、重庆、绥定、顺庆、保安为上。……但若近来读书人习气,专尚词华,讲求经史性理根柢者极少。
(《恭报通省岁试及岁科并试等处完竣情形折》)
俟清理岁试报部册卷后,即当举行成都府属科试。
(《恭报通省岁试及岁科并试等处完竣情形折》)
理民词讼
学政例不理词讼,然控告纷纷。见有沉滞多年者,随时传讯,皆一堂即结。判语一出,多有感涕者。府县送来旧卷,或至二三尺,从不开视,只就当堂两造判决是非而己。每一出门,拦舆控诉。夜间赴席归来,往往守候辕门恳诉。要之无了期也。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时事如此艰难,何敢以学政不管地方置身事外?乐彦亭将军、黄寿臣制府、复撝谦访度凡有紧要之件,多与参末议。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视学四川。平反命案枉死者十七人,奏参总督布政司、按察司、知府等员,置承审官七人于法,闾阎快之爱达力官网,咸以为天眼开。事详富顺朱舍人鑑成文集。
(林昌彝《小石渠阁文集·师友存知诗录小传》)
编修何绍基,其母梦与猿交而生,因自称蝯叟。
(汪堃《盾鼻随闻录》)
此书为汪堃所撰,证之各种记载己无疑义。汪在四川任叙州知州,为四川学政何绍基劾罢,因此衔何甚深。乃撰此录借太军攻占道州一役,攻击何氏几无完肤。……汪氏借此攻击何氏, 反而证明他是满清统治者的忠顺奴仆,丝毫不能损及何氏。
(《盾鼻随闻录》编者《附记》)
《盾鼻录》一书,记叙发匪犯顺始末,其中兼述何子贞太史数事,污蔑诬陷,莫此为甚。相传作者系江苏人,以乙科起家,曾任四川永宁道,与督臣黄宗汉意见不合,而黄与太史系儿女姻亲,遂汇衔参革,因愤而作此。
(《清朝野史大观》卷七)
作《猿臂翁》诗,从此自号“蝯叟”。
儿媳月裳病危
忆恭人常言幼时闺中迎紫姑神,谓恭人以蓬莱仙子小谪人间三十六年,当相待峩嵋之下。逮咸丰四年,吾祖视学四川,时恭人年三十六,是年果危病,己而获痊。于是人以为阴德延寿。
(何维棣《先母行略》)
何绍基遭弹劾
乐斌裕瑞借土司争袭案联合弹劾何绍基。
四弟何绍京移寓宣南芝麻街。
三、学书论书
“咸丰甲寅人日,由果州暂回省次重爱轻友。”游杜甫草堂题联云:“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
(联悬今成都“杜甫草堂”)
按:旧俗有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棉花之说,“人日”即正月初七日。据传成都人旧游草堂本在正月初二,自此联出后雷君君,遂改为初七。此联出语不凡,脍炙人口,今悬挂在工部祠前柱上。据草堂管理人员介绍,民国初年草堂驻兵,匾联多数被毁,这是幸存下来的一幅对联。此联一出,文人骚客,竞相仿效,每年人日,云集草堂,吟诗作书,凭吊诗圣。
平生不蓄砚,不解与摩挲。
但求聚墨足,无暇计其它。
挥洒正横恣,砚海涩不波。
墨光既暗淡,书势成沓拖。
纸上起冰雪,笔尖出矛戈。
(《消寒四诗·寒砚》)
书律本与射理同,贵在悬臂能园空。……
气自踵息极指顶,屈伸进退皆玲珑。
平居习书颇悟此,将四十载无成功。……
皆用我法胜我巧,巧不可传法可公。
惟当努力蹑前古,莫嗤小技如雕虫。
乌乎书本六艺一,蕲进于道养务充。
阅理万端读万卷,消长得失惟反躬。
(《猿臂翁》)
平生藏庋多古怪,不嗜董书怜董画。
董书力尽使转中,董画韵余渲拂外。
(《题香光闽游画卷后》)
评帖看画几真鉴,有似聚讼人人殊。
古墨在纸不解语,枉以拙目徇陋夫。
(《过次山谈画仍次韵》)
四、系年作品
《江油试院四松歌》以下四十一首。(《诗钞》卷十四)
《续捐军饷奉旨赏给六品顶戴谢折》(《文钞》卷一)
《请旨交议整顿考试力除弊窦折》(《文钞》卷二)
《请旨更正灌县二郎神庙祀典折》(《文钞》卷二)
《请旨饬裁陋规折》(《文钞》卷二)
《恭报通省岁试及岁科并试完竣情形折》(《文钞》卷二)
《请旨饬行速办土司争袭案折》(《文钞》卷二)
《敬陈地方情形折》(《文钞》卷二)
《蓦山溪·江山踏遍》、《前调·酒龙诗虎》、《前调·橙黄桔绿》、《前调·花花草草》、《前调·新词妙画》、《前调·宜官哲裔》(《诗余》)
公元1855年 咸丰五年 乙卯 五十七岁
一、时事纪要
1、历史纪事
①港英当局颁布船舶法令
咸丰五年(1855)二月,香港英国当局为扩大对华走私贸易,特别是为便于鸦片走私和拐卖人口,擅自颁行《香港一八五五年第四号法令》,宣布中国船只可以在香港办理英籍登记,从而取得悬挂英国国旗、受英国保护的权益。这一法令严重损害了中国水上治安,破坏了中国主权。致使一批中国不法船主在英国庇护下,公然违法走私,掠卖人口,直至进行海盗活动。
②太平军北伐失败
咸丰五年(1855)正月至四月,林凤祥、李开芳所部先后为清军所败,整个太平天国北伐遂以失败告终。咸丰五年正月十九日,林凤祥受伤被俘,二十七日在北京遇害。四月十六日,李开芳被俘,二十七日在北京被杀。北伐军将士在两年中驰驱六省,震撼清都,牵制了大量清军,有效地支援了南方太平军主力和北方人民的反清斗争。
③捻军雉河集会盟
咸丰五年(1855)秋,各路捻军会盟于安徽蒙城雉河集,共建“大汉”政权。张乐行称“大汉永王”,下设军师、司马、先锋等职。各捻分编五旗,各以黄、白、红、黑、蓝为本旗旗色。会盟后,张乐行以盟主身份发布《告示》及《行军条例》。从此,捻军声威大震,成为北方抗清主力。
2、文化纪事
①《博物新编》刊行
咸丰五年(1855),英国医生合信编辑的《博物新编》在广州被译成汉文,由上海墨海书馆刊行。《博物新编》共三集,内容涉及天文、气象、物理、动物等各个方面,其中第一集重点介绍了西方近代化学知识,大体反映了十九世纪初西方化学所达到的水平。
②徐世昌出生
徐世昌(1855——1939),近代著名政治家、书画家。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涛斋,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等。天津人。光绪十二年(1887)进士。历任编修、兵部左待郎、军机大臣、东三省总督、体仁阁大学士。辛亥革命后,任政府国务卿。1918年曾任大总统。工山水花卉,擅画竹石,颇清秀。书法学苏轼,略变其体。行草结体疏密有致,用笔遒劲萧洒,字字不联而气脉相通,予人以轻松飞动之感。能诗,设晚晴簃诗社,罗致诗友,编印《清诗汇》。有《归云楼题画诗集》,成於1924年。
③包世臣逝世
包世臣(1775——1855),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举人,官新喻(今江西新余)知县。书法、篆刻为当代所推服,时称“包体”。提倡北碑,对清代中、晚后期书风变革,碑学发展甚有影响。有《艺舟双楫》存世。
④吴同愈出生
吴同愈(1855——1941),号胜之,吴县人(今江苏昆山),文太史(徵明)甥。官至国子司业。为诗清丽,有唐人风,善草隶。
⑤黄山寿出生
黄山寿(1855——1919)原名曜,字勖初,号旭迟老人、丽生、鹤溪渔隐、裁烟阁主,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官直隶同知。幼年贫困,一志於书画,书工唐隶、北魏及郑变、恽寿平,得其神韵。画则人物、仕女、青绿山水,双钩花鸟及墨龙、走兽、草虫、墨梅、竹石,无一不能。五十后,鬻画上海,卒年六十五。传世作品有《秋山飞瀑图》轴等。
⑥倪田出生
倪田(1855——1919)近代著名的书画家。初名宝田,字墨耕,号默道人,壁月盦主,江苏江都(一说扬州)人,侨上海。初学画於王小梅(素),人物、仕女及古佛像取境高逸,尤善画马。光绪中行商到沪,爱任颐画,遂弃其业而参用任法。水墨巨石,设色花卉,腴润遒劲,擅胜於时,并工山水。寓沪鬻画垂三十年。为“海派”画家之一。今之学任颐者皆倪田别派。卒年六十五。
3、杂谭逸事
①上海小刀会起义失败
咸丰五年(1855)正月初一日,在外国侵略者与清朝官军联合进攻下,上海小刀会起义军被迫退出上海县城,刘丽川壮烈牺牲,起义失败。潘启亮率部分起义军突围后加入太平军,另一部分起义军则进入江西参加天地会起义,后也并入太平军。
②贵州张秀眉起义
咸丰五年(1855)三月,贵州台拱地区爆发张秀眉领导的苗族农民起义。张秀眉为台拱翁刚寨人,苗族。咸丰五年春,张秀眉与包大肚等歃血为盟,领导苗民反对“折征”,组织各地苗民起义反清。起义军推张秀眉为大元帅。同治八年(1869),张秀眉领导苗民起义军在黄飘、羊安两地两次大败清军。同治九年,清军调集重兵,对张秀眉起义军进行大规模围剿,攻陷台拱等地吴亚贤,起义军被迫退入雷公山地区,继续战斗。同治十一年三月,张秀眉兵败被俘,在长沙就义。起义失败。
③黄河决口铜瓦厢
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夺路流入渤海,从而结束了南流黄海的历史。铜瓦厢决口后,黄河分为三支:南支由山东菏泽赵王河东流;另两支由东明县南北分流,北支渐塞,南支成为干流,夺大清河由利津入渤海。此次黄河改道,给河南、河北,特别是山东许多地区造成巨大灾害,直接危及到清王朝统治。另外,铜瓦厢决口后,原下游河道迅速干涸,造成千余里河道两岸城市、乡村水源断绝,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难。
④贵州姜映芳起义
咸丰五年(1855),贵州天柱县爆发姜映芳等领导的侗族农民起义。姜映芳,天柱革溪汛侗族人。咸丰五年,他与陈大六、龙海宽、李子金等在天柱县执营乡发动起义,长期活动于贵州东部一带地区,到同治元年(1862),起义军已发展到十万人。姜映芳自称“定平王”,曾与广西天地会李文茂、贵州苗民张秀眉等起义军联合作战,并五次攻入湖南。同治元年八月,在姜映芳起义军主力东进湖南之际,被清军乘虚而入,占领其根据地九龙山和铜仁汉寨。姜映芳本人在从汉寨退往高拐时被俘牺牲。其余部在陈大六等领导下坚持反清斗争,直到同治七年才被清军剿灭。
⑤号军起义
咸丰五年至同治七年(1855-1868),贵州爆发声势浩大的“号军”起义。“号军”又称“教军”,为白莲教支派灯花教组织的起义军。其内部各支因头巾、号褂、旗帜颜色的不同,分别称为“红号”、“黄号”、“白号”、“青号”等红崖天书。号军以贵州东北地区为根据地。“白号”为号军起义主力,领导人刘义顺。咸丰八年起义于思南武溪。主要活动区域在乌江流域。号军前后斗争达十四年之久,最后被清军各个击破,起义失败。
二、大事纪要
在四川学政任上进行科试
叩以三苏文,十问仅一谐。(时以三苏文问策。)
(《重谒三苏祠》)
黄寿臣擢为川督
浙抚黄寿臣中丞御赐匾额褒为“忠勤正直”者也。特擢为川督,言官或以苏杭保障奏留之,上意重在蜀,不之许。寿臣与其兄岵生孝廉,先后出先文安公门下,又与余五弟子愚为儿女姻亲;素日讲求经世之务,与余最洽。闻其来,为蜀人庆,且共济一方,尤私相庆也。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寿臣以三月杪抵蜀任,于余所奏南溪县廪生万时恬被诬逆案及各州县钱粮津贴多征少解之案,俱奉旨平反惩办。吏治一清。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按:黄宗汉(?——1864)清朝大臣。字寿臣。福建晋江(今泉州)人。道光进士。咸丰四年在浙江巡抚任内,因运糟米供应北京和接济江南大营军饷有功,升任四川总督。八年调两广总督,十年调吏部右侍郎。西太后垂帘听政后,被劾为肃顺党羽而革职。
科试适毕被以私罪降调
至五月廿四日,余科试潼川完竣回省,知于四月内因缕陈时务十二事,上责以“肆意妄言”,由部议以私罪降调矣。六月八日交印于寿臣,即移居中协闲署,清厘解部册卷毕。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按:所陈时务十二事的奏折,不见文集,内容不明。
被议卸事后,借寓东门内红石柱中协署,遂屏应酬。守令等来候者,不轻见也。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二弟子毅早逝,娣氏携儿女同来蜀;三弟子敬儿女新从湘中来,颇有欢聚之乐。儿姪辈检理行装。余日与三数冷交饮酒赋诗,谈碑道古,致多闲趣。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我屋十余间,笑啼环妇孺。
移榻时苦烦,颓墙夜尤怖。
(《苦雨喜晴柬黄寿臣制军作时乙卯六月二十六日》)
尚怜脱落性,谓以迂被谪。
一官吾岂恋,浮踪转自适。
(《正月三十日到家与翼堂、雨亭两叔父连夜话》)
又奉朱批:“访察地方一切情形具奏。”君感知遇,直言无隐,权贵侧目,谤焰炽腾,卒以条陈时事,罣议镌秩。
(《墓志铭》)
在学政任上的生活工作作风
余性不嗜海菜,不喜浮华。所至如桌围、椅披、地毯等,皆撤去。吏役不准滥用顶戴,仆辈不得服绸缎及外套。出门只随一仆,轿前不得有马。川督学虽四品以下皆乘绿帷轿,余不敢也。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省署及试院暖阁常开,与书吏谈律例,必推原经史,使能领悟。书差序补,皆以考试为去取。暇时教以做人之法。择字迹端楷者入署钞书。但率吾教,从不鄙夷之。卸事出署时,环跪哭送,余亦为之怆泪。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先后所延幕友吴寿恬、师小山、王梅溪、边子重、彭梦九、马星四、何伯石、顾幼耕,皆励品好学,宾主互为切嗟,相得之至。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下学讲书,为诸生透发书理,引到身心上咸知领会。从不出割截纤巧等题,意在觇其实得也。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平生看书,每日皆有课程,今尚如是,常以此训多士。考经解,务求微言大义,不尚饾饤说文之学。甚有入门者,正场外常作诗令诸生和,仍榜揭等第示奖。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武童时有桀骜,惟谕以忠孝大义,亦知感服。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差皁灌考及匿丧应试者,从不姑容。即持服官员,亦不令入吾署也。复试生童皆赐食,新进文武生奖赏红花。蜀中久废,今始复之。发落时,朱笔书牌,随地教诲,仍呼至公案前,顗切面命。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游峩眉瓦屋山
谪官愈识君恩重,许到峩眉顶上游。
(《将游峩眉》)
此游临行,始令儿辈知,黎明即行。
(《登舟》)
幸卸使者符,得遂名山想。
非吏亦非民,官场酬应强。
(《登舟》)
俞麟士、郭藕舡约同峩眉,皆未至。
(《晤峩眉令秦少芝丈》)
书传京国远,梦醒夜山清。……
洞庭波静未,缓缓理归桡。
(《万年寺夜得子愚弟京寓书及子敬弟杭州书》)
我虽足迹半行省,若说狂游今始逞。
(《华岩顶早饭》)
八十四盘三倒拐,行人贯鱼兼爬蟹。
(《至山顶》)
此身果在神霄里,笑煞人间问女牛。
(《七日宿金顶寺》)
一弹指顷一隐现,深浅聚散成迷离。
渐看云厚日色薄,佛光一瞬归希夷。
(《佛光》)
李云生诗来招我再往嘉州,余方由峩眉下山,欲游瓦屋。
(《李云生诗来招我再往嘉州次韵奉报》)
看山我又匆匆去,朴语无忘赠别时。
(《云生太守乃郎伯盂潜习余书欠矣》)
将游瓦屋,太守令乃郎伯盂冒风雨来,执挚吾门,奉手盘桓者两日。
(《跋石门颂拓本》)
老树见客形态殊,如跪如拜如奔趋。
相逐相攫相揶揄,大风摇摆舞盘纡。
(《荒山古木形貌奇诡瓦屋顶乃有之,聊写其似》)
瓦屋归来得少休,高斋闲院又勾留。……(吾仆陈芑病留在署,今令先归去。)
(《回雅洪雅署芸青复款留一日因游临江寺》)
出省游山所至,乡城老稚欢迎皆呼为“好大人”,或出庙宇中旂繖迎接,民情之可感者如此。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所至城乡,多有生童来见。
(《史秀才纪率孙良佐来谒》)
返回成都
七月初一日出游峨眉瓦屋,币月回省,士民上匾建祠立碑,纷纷相属。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卸篆后,士民送匾及万民繖,议建生祠并诗文歌颂不绝。有制牌者曰:“是真名士,可谓大臣。”尤愧尤愧。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八月初二日由峨眉山回省,憩武侯祠。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廿七日,偕吴寿恬、顾幼耕、程小松、朱眉君、黄济川诸君及儿庆涵、姪庆澂、庆治、孙钟曾,宴集于草堂寺。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廿八日,复偕同人茶憩于薛涛井之吟诗楼。楼为嘉庆年间李松云中丞所构。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编峨眉瓦屋游草
三年蜀道皇华草,添得峨眉瓦屋诗。
(《编游草竟漫题一律》)
先生之自瓦屋而归也,人多笑且骇,以为嗜奇癖。嗟乎!人自安于卑陋,赏人所共赏,而乃骇常为奇邪!
(朱鉴成《峨眉瓦屋游草序》)
东洲先生视学蜀中三年,既去官,乃得作峨眉瓦屋游。归有诗盈卷,授其弟子朱鉴成曰:“峨眉之闻于天下久矣!瓦屋则古无人迹,惟采笋者往焉。径险仄悬,峻类鸟道。余侧身横踏,或直走,偃树背数里,两人前后翼以行,颠且不测矣。……令人悸而不怡,非余盖莫能游也。子蜀人,宜何言?”
(朱鉴成《峨眉瓦屋游草序》)
瓦屋山者,与峨眉相为隐显者也。古苔盈尺,危径际天,介在荒裔,人迹罕至。钩鬚拳爪,树形兽蹲,蝎鼻蹙额,石貌老丑,偃蹇磊落,负气争高。
(顾复初《峨眉瓦屋游草序》)
决计去蜀入秦
寿臣率属议勼资创立草堂书院,如学海堂诂经精舍之例,欲以留余;乐彦亭将军亦谓民望所归,殷拳挽辔。余念以旧学使作寓公,于公私皆非便,决计去蜀入秦。它日,或入都补官,或暂回乡里,从容再计也。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适寿臣屡有小恙,不忍言别。既定期九月十九日启程,余于十八日独先出城矣。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余定期十九日启程,十八日坐竹兜子独先出城住桂湖矣。实与同官及士民难于面别也。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朱帖舫携榼追饯于桂湖,吴寿恬、顾幼耕、胡锦泉、孙云屏、朱眉君先后至,酒后诗画酬嬉,次日始别。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寓居西安出游咸阳等
广元令徐乃皋同年,余入蜀时即署广元事,三载重逢,他处未有为留住一日。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陕藩司徒芷邻前辈,为借旧总兵署栖止。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我今幸值四门辟,多言数穷由自取。……
试看古来王与侯,一梦醒馀皆腐朽。
(《乙卯嘉平月半出游咸阳、醴泉周至十九日宿楼观台》)
岁暮从终南山归。
(《题江龙门书画禅图小照》)
包世臣逝世
师友包世臣逝世。生于1775。
三、学书论书
索书者不拒,餽赆者概却之。
(《去蜀入秦纪事书怀》)
花笺茗椀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
按:此为何绍基为成都吟诗楼所撰之楹联。可惜原墨不存,今悬挂望江公园吟诗楼中柱上者,为一九七九年春补书。
康熙四十一年,圣祖御书“玉毫光”三字直匾,赐峨眉山金顶寺。嘉庆二十四年,寺为火毁,此匾亦归天上矣。臣因寺僧之请,敬谨补摹,赋诗恭纪。
(《玉毫光》)
心同佛定香烟直;目极天高海月升。
按:今峨眉山万年寺中的这一楹联,当是子贞是年宿万年寺所作书。
平生小真书,古意颇有得。……
吾臂如生驹,未肯就羁勒。……
吾闻草圣书,精诣在楷则。
又闻鲁公书,横平而竖直。
坡老滩行时,作字适忘适。
(《久不作小字舟中试为之》)
黄庭肥本天下无,贞白欣兰乃法嗣。……
麻姑坛记最医俗,毡蜡不似文本媚。
(《晋唐古墨》)
昭陵及陪葬墓毕有毕秋帆分书,石碣多颓败矣。今以孔祭酒为千古经师,特先以篆题补之,嘱沈桐川大令即为刻石。
(《乙卯嘉平月半出游咸阳、醴泉周至十九日宿楼观台》)
流传棐几千年韵,镌入青铜作山镇。
例创怀仁圣教碑,腕脱楦模成祖印。
(《永明华藏寺铜碑集王右军书》)
四、系年作品
《重谒三苏祠》以下一百七十二首。(《诗钞》卷十五、卷十六)
公元1856年 咸丰六年 丙辰 五十八岁
一、时事纪要
1、历史纪事
①美国第二次提出修约 
咸丰六年(1856)四月,美国新任驻华公使伯驾到达广州,借口中美《望厦条约》届满十二年,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再次提出“修约”要求。其要点为:外国公使驻京;中国全境开放,无限扩大贸易;外国人可以在华自由传教;改造中国司法机关。未准。
②亚罗号事件发生
咸丰六年(1856)九月初十日,广东水师在停泊于黄埔港的一只中国商船亚罗号上,逮捕了两名中国海盗和十名有海盗嫌疑的水手。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却硬指此船为英国船,声称中国水师违反中英《虎门条约》第九款,借口正式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咸丰六年(1856)九月二十五日,英国海军上将西马糜各里借口“亚罗号事件”,率兵舰突入省河,进犯广州,悍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时向法、美、俄三国发出照会,提议联合出兵,迫使清政府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法国拿破仑第三政府以“马神父事件”为借口,任命葛罗为全权大使,率领侵略军打着为“保卫圣教而战”旗号,直接参与对中国武装侵略。美国派出全权大使列卫廉,同英法密切配合,趁火打劫中国。沙俄为侵占中国北方领土,也积极支持英法等发动侵华战争。从而,英、法、美、俄四国结成侵华联合阵线,进一步扩大了由英国首先挑起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太平军九江保卫战
咸丰六年底至咸丰八年(1856-1858),太平军为捍卫江西九江,与湘军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战斗。镇守九江的太平军将士在林启容的率领下激战六昼夜,终于将敌人打退。林启容以功封贞天侯。咸丰七年四月初七日,湘军又以地雷炸崩城墙冲入城中,林启容率部浴血巷战,一万七千多名太平军将士全部壮烈牺牲,九江落入清军之手。九江扼鄂、赣、皖三省水陆咽喉,其陷落使太平军在江西的战斗更为艰苦,安庆也暴露于敌人面前,并间接危及到天京的安全。
2、文化纪事
①沈荣逝世
沈荣(1794——1856),字石芗,号瓯史,又号耦梅居士、四海颠生,元和(今江苏苏州)人。父竹村,素善画,好收藏。荣幼颖异悟写生诀,旁及士女、人物、虫蝶杂品。改琦(1774—1829)、廖裴舟先后寓吴,咸与结契,互相参究,由此遂工。画牡丹极艳冶,改琦尝以牡丹沈郎称之,时有沈牡丹之目。既而改作墨笔花卉,及瘦石枯枝,清逸绝塵,遂与云岩、铁瓢、琴峰三家争胜。山水师文彭、董其昌,亦有冷韵。道光二十七年(1847)作《萼绿华海上添筹图》,著有《饮水读书斋诗》。卒年六十三。
②熊景星逝世
熊景星(1791——1856)字伯晴,号笛江、荻江、涤庵,南海人。幼颖悟,尝以所作《蒲葵扇诗》见赏于院元。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官开建(今肇庆境内)训导。后任学海堂学长。工古文辞,诗亦奇丽,著有《吉羊溪馆诗集》三卷、《题画诗》等行于世。自谓诗文入古未深,所可自信为书、画。景星善于画山水、花卉腐乳肉的做法,声誉颇重,质朴苍劲,力透纸背。书法颜、柳、行草间摹李邕、米芾。画仿吴镇、沈周。
③李善兰译完《几何原本》
咸丰六年(1856),著名数学家李善兰与英国人伟烈亚力合作,完成了明末徐光启与利玛窦未曾译完的《几何原本》后九卷翻译工作。李善兰,字壬叔,号秋初,原名从兰,字竞芸,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自幼酷爱数学,十五岁时即通《几何原本》前六卷。三十岁后,所学渐深。道光二十五年(1845)出版了《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探源》等数学著作。咸丰二年,李善兰与伟烈亚力合作,继续翻译明末徐光启和利玛窦未曾译完的《几何原本》后九卷。李善兰不懂外文,故以伟烈亚力口述,李善兰笔录的方式进行翻译,共用了四年时间,终于将《几何原本》后九卷译完,使中国有了欧几里得几何体系的完整译本。
④梅曾亮逝世
梅曾亮(1786——1856)清散文家。字伯言。江苏上元 (今南京)人 。道光二年 (1822年)进士。少喜骈文。有《柏枧山房集》31卷。
⑤吴式芬逝世
吴式芬(1796——1856),字子苾,号诵孙,海丰(今无棣)县人。金石学家和考古学家。清道光进士,官至内阁学士,生平专攻训诂之学,长于音韵,精于考订,凡鼎彝、碑碣、汉砖、唐镜之文,皆拓本收录。懂古代绘画和书法,善鼓琴,爱作诗。有《金石汇目分编》等。
3、杂谭逸事
①马神父事件发生
咸丰六年(1856)正月二十四日,广西西林县知县张鸣凤依法叛处法国天主教神父马赖死刑。马赖于咸丰三年非法从广州潜入广西西林县从事间谍活动,激起民愤。咸丰六年正月,新任西林县知县张鸣凤将马赖及不法教徒等二十六人逮捕归案,并将马赖与教徒二人处死,其余论罪各异。法皇拿破仑三世遂以此为借口,准备发动侵华战争。九月,英国又制造了“亚罗号事件”,两国遂联合对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天京破围战
咸丰六年(1856)二月,太平军击溃清军江北大营,五月破江南大营,解除了清军对天京长达三年之久的围困。太平军天京破围战取得巨大胜利,控制了上自武汉,下至镇江的长江水面,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③云南李文学起义
咸丰六年(1856)四月,云南哀牢山区爆发李文学领导的彝族农民起义。李文学为云南弥渡县瓦卢村人。咸丰六年四月初七日,李文学在太平军战士王泰阶(汉族)、李学东(彝族)协助下,聚众五千,在瓦卢村天生营誓师起义。起义军推李文学为“彝家兵马大元帅”。同治十一年(1872),李文学率军三千救援被围于大理的杜文秀部回民军,兵败军溃,因叛徒出卖被俘,于同治十三年二月遇害。彝族起义军亦于光绪二年(1876)被清军镇压。
④江西边钱会起义
咸丰六年(1856)七月,江西吉安、建昌交界处爆发边钱会起义。边钱会为太平天国时期活跃在吉安、建昌一带的帮会组织。“以钱涂朱,描金为字”作为本会标志。咸丰六年四月,边钱会首领林双桂被清军捕杀,激起广大会众义愤,七月聚众数千发动反清起义。边钱会与太平军相互配合,以机动灵活的战术与清军周旋,牵制了江西及闽浙地区的部分清军,有力地声援了太平天国革命。
⑤洪秀全密诏杀杨秀清
咸丰六年(1856)八月初四日,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奉洪秀全密诏杀死东王杨秀清,引起“天京事变”。自建都天京以后,杨秀清居功自傲,专横跋扈,上逼天王洪秀全,欲取而代之;下压首义有功将领,引起部分将领不满。咸丰六年夏,太平军击溃清军围困天京的江南、江北大营,杨秀清以为时机已到,公然逼洪秀全亲到东王府封其为万岁。洪秀全佯为应允,暗中密诏韦昌辉、石达开速回天京“勤王”。韦昌辉接到密诏以后,立即率领心腹武装三千对东王府发动突然袭击。杨秀清于初四日凌晨被韦昌辉所杀,其部下也被残酷镇压。被杀之人多为太平军骨干,使革命事业蒙受重大损失。
⑥云南杜文秀起义
咸丰六年(1856)八月,回民首领杜文秀率云南回民起义军攻占大理,建立革命政权。杜文秀为云南永昌府保山县廪生。道光二十七年(1847)秋,杜文秀因家属为清军所杀,未婚妻被掳,赴京控告,无果而返。咸丰四年,永昌发生回、汉争讼事件,杜文秀被捕入狱。咸丰六年被云南云州回民起义军蔡春发营救出狱,遂回乡聚众反清莫罗西尼。八月,杜文秀率回、彝起义群众数千人攻占云南大理,建立革命政权“平南国”,被推举为“总统兵马大元帅”。起义军对外与太平天国政权通好,对内实行联合汉族与其它民族的政策。同治七年,云南巡抚岑毓英,在英、法等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洋枪洋炮打败了杜文秀起义军。八年杜文秀率军退守大理。十一年大理陷落,杜文秀被杀,其部下惨遭野蛮屠杀,起义最后失败。
⑦石达开迫杀韦昌辉、秦日纲
咸丰六年(1856)十月初,翼王石达开起兵讨韦,洪秀全下令杀死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命石达开“提理政务”,主持军国大事。洪秀全鉴于杨秀清、韦昌辉专权的教训,对石达开心存戒意,特封其兄洪仁发为安王、洪仁达为福王,与石同理朝政,从而种下了太平天国分裂的祸根。
⑧广州火烧十三行
咸丰六年(1856)十一月,广州人民为反抗英国侵略者进犯广州,放火将外国侵略者集中的十三行烧毁。该年九月,英国军舰借口“亚罗号事件”进攻广州,激起广州各界人民极大义愤。十一月十七日夜,广州人民用柴薪、火油等物向十三洋行发起火攻,美、法商馆首先烧毁。次日午后,火势借风力更为炽烈,整个十三洋行被糂一片瓦砾。外国侵略者无处存身,只得逃到船上躲避。
⑨太平军枞阳会议召开
咸丰六年(1856)十二月,太平天国豫天侯陈玉成、地官副丞相李秀成在安徽北部枞阳镇会商与清军作战方略。商定:李秀成率部回转桐城,陈玉成则挥师由枞阳东下,经无为州、巢县西进犯庐江,然后回兵桐城与李秀成会师。
⑩香港发生毒面包事件
咸丰六年(1856)十二月三十日,香港数百名外国人因吃面包而呕吐,化验证明面包中有砒霜。据说因药量过大,食后不久即引起呕吐,故未造成命案。事后香港当局逮捕了五十二名中国人,其中十人被指为谋杀犯,拟判处死刑;其余四十二人被关押二十昼夜。但始终未审出结果,成为一大疑案。
二、大事纪要
在西安登华山
雁塔凌虚瞰一城,东文西武此题名。
(《荐福寺看雁塔题名》)
无端离绪动关河,雪后山晴水有波。
(《正月初九日晓发西安》)
螺旋中空万千转,人与云行同写篆。
到青柯坪眼界宽冷冬寒梅,上千尺疃脚手展。
百尺峡接二仙桥,胡孙愁时游人骄。
见上天梯意思超,东西中峰皆我招。
乘风直上南峰顶,何时跨过苍龙颈?
仰天池水高到天,月光下照人孤影。……
西岳真形此夜明,雪月交光天地旷。
(《登华顶》)
东下至山东客居历下
丙辰春初,西安诸友饯我于灞桥。
(《王煦甫灞桥饯别图》)
峨眉秋爽佛光开,华顶春看大月来。
一梦棵棱复东下,登封重上古皇台。
东南规作万山游,问讯扬州又润州。
风雨无端波浪急,江湖何处着闲鸥?
(《半城宿寄都中二首》)
丙辰炎夏余在兴化,吴平斋招我暂寓泰州行馆,遍阅所藏古墨,于前人尺牍中,最喜章拙生此册。
(《跋吴平斋藏章拙生墨迹册》)
除夕与儿女孙限韵作诗,极尽天伦之乐。
城南小屋称侨居,差喜痴孙肯读书。
(《小诗代书答余芰香》)
吾庐逼侧砚几陋,积纸未写烟尘堆。
痴儿忽絜妇孙至,小报未觉容颜摧。
藏书万卷来十一,闲何阔使余心哀。
(《中丞见和拙诗复迭韵奉报三首》)
济南太守亦何贤,见余作客临残年。
特饷奇葩慰岑寂,谓宜薄醉酒烦煎。
近来懒漫多心事,万种悲欢等儿戏。
乘兴仍燃绛烛游,无端又下苍生泪。
(《芰香送牡丹》)
敝庐新卜城南隈,庭下槎牙森老梅。
(《腊月初六日雪柬崇雨舲中丞》)
孙维棣出生
庆涵公三子维棣,字棠荪,国学士,同治癸酉顺天乡试举人,大挑二等,以教职用署理浏阳教谕、乾州厅长、沙县训导、四川候补知县。……生咸丰丙辰三月十一日辰时。
(《族谱》)
好友逝世
好友梅曾亮(伯言)逝世,生于1786。
好友吴式芬(子苾)逝世,生于1796。
三、学书论书
有笔常常臥,床安五寸余。
欲期全腕活,先遣汝身舒。……
待看挥洒疾,未许汝闲居。
(《连夕与儿女限韵作诗》)
写作庄庄矩度循,中含野逸见天真。
笔精似本官奴出,细玩惊鸿近洛神。
(《兴化小住郑子雅广文兄见示板桥先生诗墨卷》)
好事刚逢郑广文,展看诗卷酒香薰。
索书令我惭挥翰,且送斜阳待雨云。
(《兴化小住郑子雅广文兄见示板桥先生诗墨卷》)
湘西仙鹤刻,闻被兵火哄。……
灵岩一片石,卅年觅无缝。
今秋名山游,风雨行倥偬。……
冬初再寻访,始识鲁班洞。……
拓出宛新硎,字字堪洛诵。……
更有《房公碑》,隶势率更用。
皆从北派出,不受山阴鞚。
书本六艺一,贵本心画贡。
乃因姿媚少,难致吉祥羾。
(《访得李北海书灵岩寺碑残石》)
余于丙辰秋游灵岩山,访李北海碑,遍问寺僧无知者,后问朱时斋,乃得碑于鲁般洞。
(《题张黑女志》)
古人刻石,先神气而后形模,往往形模不免失真,神采生动殊胜。后人刻石,专取形模,不求神气,书家嫡乳,殆将失传。描头画角,泥塑木雕,书律不振,皆刻石者误之也。
(《跋小字麻姑山仙坛记旧拓本》)
四、系年作品
《题江龙门书画禅图小照》以下三十九首。(《诗钞》卷十七)
《重刊宋元学案书后》(《文钞》卷五)
《跋吴平斋藏石鼓文宋拓本》(《文钞》卷八)
《灵石杨君兄弟墓志铭》(《文钞》卷十七)
《水龙吟·天边寒雁声声》(《诗余》)
公元1857年 咸丰七年 丁巳 五十九岁
一、时事纪要
1、历史纪事
①太平军、捻军霍丘会师
咸丰七年(1857)春,太平天国合天侯李秀成邀请捻军加入太平天国,得到捻军首领张乐行的赞同。二月二十三日,太平军李秀成部与捻军龚得树、苏天福等部在霍丘会师。从此,捻军开始蓄长发,接受太平天国领导,以太平军旗帜代替原来的五色旗,各部将领接受太平天国封号、印信。捻军首领张乐行受封为成天义,两军联合以后,捻军势力更为壮大,不仅在淮河流域牵制了部分清军主力,减轻了天京的压力,并且与太平军配合进行过多次重大战役,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有力地支持了太平天国革命。但是,捻军依然保持着某种独立状态。
②英法联军攻占广州
咸丰七年(1857)十一月十四日,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抢走布政使衙门库银二十二万七千两。又指派英国人巴夏礼、哈罗威和法国人修莱组成所谓“联军委员会”,扶持卖国贼柏贵等建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开始了英、法侵略者在广州历时四年的军事统治。
2、文化纪事
①魏源去世
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宝庆(今邵阳)人。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道光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学识渊博,著述很多,其主要著作有《古微堂集》、《老子本义》、《书古微》、《诗古微》、《元史新编》、《圣武记》、《海国图志》等,并协助贺长龄辑成《皇朝经世文编》。
②任熊逝世
任熊(1823——1857),中国清代画家。字渭长,一字湘浦,号不舍,别署任公子,浙江萧山人。善画人物、花卉、山水、翎毛、虫鱼、走兽,无一不精。其画师法陈洪绶,深得宋人神髓,而又能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与任薰、任预、任颐在绘画史上被称“海上四任”。又与朱熊、张熊合称“沪上三熊”。传世作品有《十万图册》十页、《姚燮诗意图册》《自画像》轴等。
③苗夔逝世
苗夔(1783——1857)清代语言学家。字先麓,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不好制举文,嗜六书形声之学。治许氏《说文》,精研力索,若有夙悟。卒年七十五岁。余书尚有《说文声读考》《集韵经存韵补正》、《经韵钩沉》各若干卷,未刊。
3、杂谭逸事
①曾国藩回籍守制
咸丰七年(1857)春,曾国藩因父丧回籍守制,一度被剥夺军权。后因战局恶化,咸丰帝再次起用曾国藩。直到咸丰十年以后,江南、江北大营彻底瓦解,曾国藩才担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巡抚、提督以下悉归节制。从此,曾国藩集军、政、财权于一身,成为清军镇压太平天国的最高统帅。
②石达开率军出走
咸丰七年(1857)五月,翼王石达开因受天王洪秀全疑忌,安、福二王排挤,被迫离京出走。石达开的出走,使太平天国走上分裂的道路。
二、大事纪要
侨居在济南
咸丰七年丁巳冬十月,余侨居济南。
(《陈母杨太恭人节孝赞》)
一醉又相忆,公其喜可知。愿言鞭弭从,观稼向东菑。
(《雨舲中丞病起适得快雨走笔奉柬》)
姪女彤女殁
观礼娶吾弟子敬之女彤云,丁巳夏殁于京寓。
(《封朝议大夫吴君晋斋墓志铭》)
姪女彤云殉于京寓。
小时日日恋吾怀,今日桂花深处埋。
(《杭州哭姪女彤云墓》)
由济南入都
咸丰七年,余由历下暂至都门。
(《何母上官恭人墓志铭》)
苦忆岁前后,唱和纷淋漓。
脱然或暂别,亦恐怅将离。(来书以不别而去为怅。)
见恕猿鹤姿,未可羈笯为。
(《语铃道人远寄论书二篇》)
丁巳三月,余由济南暂至都门。
(《丁巳三月漫题三绝句》)
丁巳杪春,朱伯韩、叶润臣、王少鹤、孔绣山觞我于顾祠,宾主共十人。……客有符南樵、林颖叔、刘炯甫、宗涤楼、朱眉君。
(《丁巳杪春漫题四句》)
余于丁巳杪春由历下至都,距扶山寓庐仅数十武,一握手外即纵谈古今书势,互证两人别后八法进境。
(《题胡扶山所藏鲁公帖》)
游盘山和方山小西天
初八日盘山之游改俟初九。
(《四月初七日夜雨达旦漫草一诗》)
并马穿花人不至,寻碑独上小西天。
(《五月十九日上方山小西天有怀子恭》)
绝意仕进
颓散形骸不可扶,文章结习未全无。
词坛摩垒逢飞将,宦海回帆甘懦夫。
(《次韵答王少鹤农部》)
东洲居士百不进,剩有闲怀偶拈韵。
耿然孤抱渺难收,肯向前人乞馀润!……
薄游辇下转淡泊,静阅时豪莽奔迅。……
丈夫有志期百世,下士求名荣一瞬。
(《迭韵答门人朱眉君》)
老味宜扶杖国鸠,弃才敢附天闲骏。
(《诗舲少宰和诗有“天闲终许收神骏”之句》)
年来拼作看山行,无复求官要步兵。
父执尚容陪杖履,高门懒去候公卿。
(《次韵奉答陶凫乡丈兼柬张诗舲少宰》)
第三次纳妾
樽前蝯叟生惆怅,不听啼婴二十年。
(《七月十九日夜过法华山人小饮》)
枉辱关心到巾拂,精婢相诒如赠骏。
(《诗舲少宰和诗有“笑无姬侍伴残更”之语》)
按:张祥何(1785——1862),字元卿,号诗舲。江苏昆山人。清著名画家。嘉庆二十五年进士,官至河道总督。善画山水、写意花卉。有《铜鼓斋论画集》传世。
据《墓表》:“侧室王氏、王氏、陈氏。”道光十五年前己纳妾王琼箫、陈东之,此次所纳诗舲所赠之婢当为王氏。
由都门返济南
都门驱车十日至历下,衣上湿泥干土犹重重。
(《九月二十六日还济南》)
荷花绻我春明住,公来述职花前晤末日来电。……
黄花时节归旧庐,值公阅武临青徐。
(《九月廿六日由都门归历下,雨舲中丞于前数日阅兵出省》)
游踪漫笑老来颠,颇喜看山得福偏。
半世升沉都不计,于今去住更随缘。
(《忆子敬子愚两弟》)
姪女香云出阁
姪女香云出阁,寄诗送之。
春明逾半载,家居犹客耳。……
寄诗为压奁,涉笑泪满纸。
最怜韶女憨,日日念六姊。
(《十月十七日姪女香云出阁寄诗送之》)
吾于京兆衙,屡接黄氏子。
爱其笃性情,但罕究经史。
劝学汝之责,幸自解文理。
(《十月十七日姪女香云出阁寄诗送之》)
移居泺源书院
别济南城南居,移居泺源书院。
应山东巡抚崇恩主讲泺源书院
回思此屋一载住,草草颇亦安茅龙。
(《留别城南居》)
由它屋子暂塞破,丈席读书吟古风。(书院距抚署甚近,东院屋子尚未毕工,吾斋颇嫌逼仄。)
(《廿五日移入泺源书院作》)
按:崇恩,姓觉罗氏,字仰之,号雨舱,一作敔铃、禹终,别号香南层士,亦称语铃道人,满洲正蓝旗人。舒敏子。由廪贡生官至山东巡抚。工书,法苏轼。画山水,出入宋、元诸名家,撷其精华,故能超轶凡近。收藏旧拓碑帖极富。与子贞深交。
规作南游盖未决,年来行止如飘风。
(《廿七日晨起得中丞邹平寄诗以余思为浙游恳款留行》)
到杭州看子敬
看三弟绍祺,并在杭州度岁。
子敬弟书来,约往西湖度岁。
(《中丞于十二日得见海市作诗寄示奉和二篇》)
咸丰丁巳嘉平月,余南游至吴门,赵静山中丞馆余于沧浪亭之可园,朱青阳过从谐际,犹辛亥、壬子间在武昌官寓时也。
(《赵步宗世丈暨配曲太夫人七十有一双寿诗》)
丁巳嘉平廿八日到杭州看子敬。今年正月十一日即别。
(《吴门得崇雨舲山东书并诗,却寄》)
按:诗作于次年。
订魏源遗集
余方订默深遗集。
(《题金眉生观察湖舫延秋图》)
好友逝世
好友魏源逝世,生于1794。好友苗夔逝世,生于1783。
三、学书论书
《化度寺碑》原石古拓,惟南海伍氏所收藏为海内孤本。余初见于京师,再见于使粤时行馆,苏斋逊我眼福也。
(《跋祁叔和藏宋翻宋拓化度寺碑》)
按:翁方纲(1733——1818)清诗人、书法家、金石学家。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谿,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至内阁学士。论诗创肌理说。精于考据、金石、书法之学,书学欧、虞,谨守法度。尤善隶书,与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翁、刘、梁、王”。亦有以其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齐名,称“翁刘成铁”。著有《两汉金石记》、《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文集、诗集》、《石洲诗话》等。
《醴泉铭》以疏抗胜,《邕师铭》以遒肃胜。得此古拓观之,可以窥见吾乡率真实力量,不依傍山阴棐几处。
(《跋祁叔和藏宋翻宋拓化度寺碑》)
太宗表章《说文》,仁宗特刻二体石经,右文稽古,前代所无。而有宋一朝,篆学荒芜特甚,深可慨叹。
(《寄题丁俭卿所获嘉祜二体石经册》)
夜雨论书载酒过,只愁墨不受人磨。
披图妙接胎仙舞,不羡山阴宛颈鹅。
(《平越峰太守携具夜过为题载鹅归来图》)
潍县陈君介谋,肃书币至,乞为其母篆题钦旌节孝之坊,并为文以寿之。……既为大书其坊额曰:敕旌覃恩貤赠承德郎翰林院编修加二级晋赠朝议大夫邑庠生陈官杰妻室貤封安人晋封太恭人节孝之坊。
(《陈母杨太恭人节孝赞》)
《衡府君碑》方古中有倔强气男色主义,自是东京杰迹。……丁巳薄游历下购获此本,精采勃发,又剪裱册便于摹取,意甚珍之。
(《跋衡方碑拓本》)
余不甚喜荣禄书,然其由北海以上溯山阴,意径则非不晓也。筱沤老弟笃嗜赵迹,此诗帖经苏斋品为第一神品,宜其倍加珍秘,余亦乐得与观焉。
(《跋朱筱沤藏赵文敏书天冠山诗卷》)
昔年老友包慎伯评书多偏执,惟于香光云:“如龙参禅,欲证男果。”可谓妙评确见。
(《跋徐寿蘅藏董香光书卷》)
论书亦何挚,心好不啻口。
夙窥六艺一,理蕴百端厚。
发源自身心,配象亦奇偶。……
余力到忘纸,狂锋愁倚酒。
心心能使笔,将将不在拇。
(《语铃道人远寄论书二篇仍迭前韵奉答》)
余既性嗜北碑,故摹仿甚勤,而购藏亦富。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每一临写,必回腕高悬,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约不及半,汗浃衣襦矣。因思古人作字,未必如此费力,直是腕力笔锋,天生自然。我从一二千年后策驽骀以蹑骐骥,虽十驾为徒劳耳,然不能自己矣。
(《跋魏张黑女墓志拓本》)
有明三百年,书律几人窥。……
我性喜作书,古法窥藩篱。
到纸即心画,非可矫厉为。
(《敬题王文成公抚绥思田紧急用人疏残稿》)
覃溪论书,以永兴接山阴正传,此说非也。永兴书欹侧取势,宋以后楷法之失,实作俑于永兴。试以智师千文与庙堂碑对看,格局笔法,一端严一逋隽,消息所判,明眼人自当辨之。因其气味不恶,又为文皇当日所特赏,遂得名重后世。若论正法眼藏,岂惟不能并轨欧颜,即褚薛亦尚胜之。
(《题周允臣庙堂碑关中城武二本》)
真行原自隶分波,根巨还求篆籀蝌。
竖直横平生变化,未顺欹例效虞戈。
(《题周允臣庙堂碑关中城武二本》)
诗人诗自性情出,有时自有无自无。
温柔敦厚乃宗旨,矫揉涂泽皆非夫。
(《题符南樵半亩园订诗图》)
余论诗最重音节,而解此意者殊少。子鹤忽谈及此,大恰鄙怀,附笔记之。
(《陈子鹤属题董书诗册》)
咀道乃得无味味,匠物己到不工工。
扫空骊黄有名鸟,全露首尾非真龙。
乌乎此意悟者少,词坛掉臂称诗翁。……
我好作诗不论诗,恐令闻者其蔀丰。
(《中丞潍县寄来论诗诗过奖拙作》)
道咸以来,何子贞、祁春圃、魏默深、曾涤生、欧阳磵东、郑子尹、莫子偲诸老始喜言宋诗。何、郑、莫皆出程春海侍郎门下。
(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
现在朋友愈多,……讲诗文字而艺通于道者,则有何子贞。
(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卷三)
道州何子贞师谓:默深诗如雷电倏忽,金石争鸣,包孕时感,挥洒万有。少作己奇,壮更蹠实。诚为切论。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卷二)
四、系年作品
《雨舲中丞病起适得快雨》以下一百九十三首。(《诗钞》卷十八、卷十九)
《跋魏张黑女墓志拓本》(《文钞》卷九)
《跋祁叔和藏宋翻宋拓化度寺碑》(《文钞》卷十)
《跋朱筱沤藏赵文敏书天冠山诗卷》(《文钞》卷十一)
《跋徐寿蘅藏董香光临怀素自叙卷》(《文钞》卷十一)
《跋徐寿蘅藏董香光书卷》(《文钞》卷十一)
《再跋黄忠端公与乔柘田手札册》(《文钞》卷十一)
《跋朱筱沤藏文衡山墨兰册》(《文钞》卷十二)
《陈母杨太恭人节孝赞》(《文钞》卷十五)
《何母上官恭人墓志铭》(《文钞》卷十七)
《酸咸赋》(《文钞》卷十九)
《江水令·古来多少名才》、《百字令·伟哉孙字》四阕、《贺新涼·自问真知否》、《金缕曲·真个山东好》、《前调·万事惟闲好》、《沁园春·城南敝庐》、《朝玉阶·妒 词人李种蘅》六阕、《酷相思·老画眉翁何鞅掌》、《满江红·一翦双枝》、《水龙吟·煎煎炎候粘人》。附曲一首。
公元1858年 咸丰八年 戊午 六十岁
一、时事纪要
1、历史纪事
①第一次大沽激战
咸丰八年(1858)四月初八日,英法联军炮轰大沽炮台,挑起第一次大沽之战。镇守炮台的清军官兵奋起还击,激战两小时,摧毁敌船三艘,毙伤敌军约九十名,四百余名守台将士先后殉国。大沽炮台终于落入侵略者手中。
②中俄《瑗珲条约》签订
咸丰八年(1858)四月十六日,清黑龙江将军奕山与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瑗珲签订中俄不平等的《瑗珲条约》。共三条,主要内容为:俄国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将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由于《瑗珲条约》使中国主权和领土蒙受重大损失,清政府拒绝批准,直至咸丰十年中俄《北京条约》订立时才被迫予以承认。
③中俄《天津条约》签订
咸丰八年(1858)五月初三日,沙俄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利用英法联军攻陷大沽、进逼天津、北京之际,强迫清朝全权代表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于天津海光签订中俄《天津条约》,共十二款。
④中美《天津条约》签订 
咸丰八年(1858)五月初八日,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进逼天津、北京之际,迫使清钦差大臣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于天津海光寺签订不平等的中美《天津条约》。共三十款。
⑤中英《天津条约》签订
咸丰八年(1858)五月十六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天津签订中英《天津条约》。共五十六款,另附《专条》。
⑥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咸丰八年(1858)五月十七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大使葛罗在天津签订中法《天津条约》。共四十二款,另附《和约章程补遗》六款。
⑦太平军击溃江北大营
咸丰八年(1858)八月二十日,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合破清军江北大营,歼敌万余人,缴获九千斤大炮十余门。
⑧中英、中法《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订立
咸丰八年(1858)十月初三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上海签订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十款,附海关税则。十月十九日,桂良、花沙纳又与法国全权大使葛罗签订中法《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十款。从此,中国海关落入外国人手中控制,鸦片贸易合法化,大量外国商品倾销中国,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⑨太平军三河大捷
咸丰八年(1858)十月初十日,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在安徽三河镇大败湘军,六千湘军精锐全部被歼,李续宾、曾国华(曾国藩之弟)及湘军文武官员四百余人均被击毙,湘军受到沉重打击。
⑩太平天国颁布《天王赐西洋番弟诏》
咸丰八年(1858)十一月,太平天国颁布《天王赐西洋番弟诏》。“西洋番弟”指英国,诏书意思是太平天国与英国共同对抗清政府。
⑾清廷开征子口税
咸丰八年(1858),清政府按照中英《天津条约》的有关规定,开始向外国商人征收子口税。时称海关所在地为“母口”,内地之常关、厘卡所在地为“子口”。子口税的规定,不仅侵略了中国主权,而且起到保护洋商、洋货,排斥华商、华税货的作用。193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在实施关税新税则的同时,将子口税及其它通过税一并裁撤。
2、文化纪事
①康有为出生
康有为(1858——1927),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更生,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清光绪进士,任工部主事。1898年领导“戊戌政变”,失败后流亡国外。善书,取法《石门铭》。参以经石峪《金刚经》、《云峰山石刻》等。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大同书》、《欧洲十一国游记》、《广艺舟双楫》等。卒年七十。
②程庭鹭逝世
程庭鹭(1796——1858)初名振鹭,字缊真,又字问初,号绿卿,改名庭鹭,字序伯,号蘅乡。公之(寿羽)、红蘅生、因香盦主、忘牧学人、怀(木云)子、鹤槎山民皆其自号。晚又号篛庵,亦号梦盦。清代画家、篆刻家。嘉定(今属上海)诸生。早岁问业于陈文述,留吴门(今江苏苏州)甚久。工词章,兼擅丹青、篆刻。画山水得钱杜指授,清苍浑灏,逼近李流芳。其铁笔由丁敬、黄易上朔秦汉,颇自矜许。有《小松园阁印本》。卒年六十三。
③达受逝世
达受(1791——1858),僧。字六舟,又字秋楫,自号万峰退叟,俗姓姚氏,浙江海宁人。祝发於海昌白马庙。耽翰墨,精鉴别古器、碑版,阮元以“金石僧”呼之。间写花卉,得徐渭纵逸之致。篆、隶、飞白、铁笔,并皆佳妙,得嘉兴马傅岩之传。摩拓彝器精绝。能具各器全形,阴阳虚实无不逼真,时称绝技。又善刷拓古铜器款识。尝游黄山,为程木庵剔竟宁雁足镫。自厉太鸿(鹗)、翁正三(方纲)以来所疑为残蚀漫漶者,一旦轩豁纸上,纤毫毕见,因作剔镫图,徵海内诗人歌咏之。并能装治字画。治印雅近二京,刻竹亦精。尝刻竹秘阁,乃戴熙画山水,凡皴法深浅,无不以刀传之。又刻一诗筒,长仅四寸,上画老梅,密蕊繁枝,秀韵远出与墨迹无异,竹刻中逸品也。行脚半天下,不受禅缚。后主西湖净慈寺、苏州沧浪亭,与何绍基、戴熙交最契。有《小绿天庵吟草》、《山野纪事诗》、《宝素室金石书画编年录》。
④《中外新报》创刊
咸丰八年(1858),中国第一家近代中文日报刊《中外新报》在香港创刊。《中外新报》改变了以往中国报纸所采取的书本形式,第一次采用西方的报纸形式进行编排。初为晚刊,两天出版一次,后改日刊,以四开白报纸单张印刷。内容多以广告及各种商业消息为主。创办人伍廷芳。
3、杂谭逸事
①港澳中国员工罢工
咸丰八年(1858)三月,由广州附近各乡义勇组成的佛山团练局贴出告示,号召下香港、澳门等地为洋人教书、办理文案及一切雇工服役之人,在一月之内概行辞退回家,以抗议英法联军对广州的入侵。这是外国在华企事业中中国雇员、工人反抗侵略者的第一次大规模罢工运动,告归者达两万余人,其中自香港罢工回家者几乎占当地服役华人的十之七八,致使香港变成了一座死城,洋人各项商务活动陷于停顿,物价飞涨,侵略者们不得不“身司炊爨,不堪其苦”。
②博济医院建立
咸丰八年(1858)十二月,美国人喜约翰在广州重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毁于战火的中国境内第一家西医医院,取名“博济医院”。博济医院的创始人是美国传教士伯驾,创始时间为道光十四年(1834),初为眼科医局。直到1949年,这是在华历史最长的一所教会医院。同治五年(1866),嘉约翰在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医学校,招收男生学习西医。孙中山先生就曾就读于南华医学校。自光绪五年(1879)始,南华医学校开始增收女生。民国三年(1814)又附设护校。博济医院为培养中国早期西医人才作出了贡献。
③柏葰科场案发
咸丰八年(1858)顺天乡试,正主考为大学士柏葰,副主考为尚书李凤标、左副都御史程庭桂。发榜后,舆论哗然。咸丰帝查其有弊,遂将柏葰革职,李凤标、程庭桂调任,听候查办。咸丰九年二月狱成,柏葰、浦安、罗鸿绎、李鹤龄、程柄采斩首,程庭桂遣戍,平龄、靳祥已死于狱中,考官及新中举人军流降革者数十人。
④户部宝钞案发
咸丰八年(1858)冬,户部尚书肃顺派员查办宝钞处宇字官号舞弊案。清廷因财政匮乏,特发行钞票、大钱,设宝钞处、官钱总局分领其事。肃顺派员查核宝钞处宇字官号欠款,发现其数目与官钱总局存稿不符,遂奏请查办。先后牵延两年,查出宇字官号司员朦混办稿,将官款化为私欠。于是将司员王正谊、李寿蓉等革职究办,商人张兆麟等逮捕严讯,共抄没司员及商户数十家。又奏劾官票所官吏交通舞弊,籍没官吏亦数十家。
⑤贵州白旗起义
咸丰八年(1858),贵州普安大坡铺一带爆发回民起义。起义军以白巾帕头,自称“白旗”,称敌军为“红旗”,推举张凌翔、马河图、金万照等为首领。数年中,相继攻占新城、兴义、普安、安南、贞丰、归化等州县,人数发展到十余万,并在新城建立政权。同治三年(1864),贵州提督赵德昌率清军围剿白旗起义军。起义军奋起抗击,不幸战败,张凌翔、马河图在兴义府被俘就义,余部继续坚持斗争。同治九年,贵州巡抚曾璧光以云、贵两省兵力进攻起义军,外国侵略者也直接参与了对起义军的围剿,并以洋枪洋炮支持清军。同治十一年,坚持反清斗争达十四年之久的白旗起义军终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领导人金万照等被捕死难。
二、大事纪要
别子敬至吴门
正月十一日杭州与三弟子敬作别。继续修订《魏源遗集》。是月,门人梁平仲赠《宋刻兰亭》于吴门。
兄来别来七年有,感动须眉欣捧手。
联床十日又分离,白首相依羡农叟。
(《吴门得崇雨舲山东书并诗次韵却寄》)
戊午春仲,乔鹤济觞我于焦山。周鼎鹤铭幸俱无恙,惟山僧稀少,无从得拓本耳。鹤铭水拓余先后得三本。
(《金缕曲·自题瘗鹤铭全拓本》)
春在吴门韩履卿丈以此宋拓本见贻,携至济南,手自钩摹,令老仆陈芝勒石,虽于神理未能微肖,然规模粗具矣。
(《跋重刻李北海书法华寺碑》)
返回济南主讲泺源书院
江南未敢恋芳菲,水驿山程捷似飞。(余南游度岁,几为吴人所留。)
(《到济南小诗奉迓雨舲中丞》)
学殖己荒落,讲堂惭俯仰。
赖有贤主人,儒雅迈张敞。
(《七月九日雨舲中丞招同朱伯韩游历龙湾诸胜》)
只余老懒百事废,闲醉冷吟槐树旁。(讲舍中槐树颇多。)
(《五日小集次韵答门人陈蓟门》)
咸丰八年岁戊午,行省十一试乡举。
山东屡年书大有,士气蒸蒸古邹鲁。……
联翩英彦八千人,矮屋才华斗机杼。……
济南讲舍肄经处,瑞芝坌茁东墙偏。……
今科得隽称极盛,嘉植孕灵乘气先。
(《稽春源山长招集济南书院看灵芝作》)
我初到泺源,春深绝寒松。
入夏复涉秋,庭槐绿云封。
昂然坐其间,群艺相错综。
苦心为讲画,回想皆呓梦。
诸生散如云,孤吟老成凤。
巾车偶然出,十客不一空。
仍归闭吾门,儿孙同酒瓮。
纸墨互牵引,风雪入嘲弄。
(《书怀作雨舲霜松诗韵》)
稚女端云生
不听啼婴廿七年,掌中欣获智珠园。
(《哭稚女端云》)
庆涵中举
子一庆涵,咸丰戊午举人,刑部郎中。
(《墓表》)
中咸丰八年顺天乡试举人。
(何维棣《先府君行述》)
子庆涵中顺天乡试举人,援例为刑部郎中。
两世清官,家无余财。吾父以咸丰戊午举人,六试礼闱不第,授例为刑部郎中,己而不乐,罢归。
(何维棣《先母行略》)
月裳四十生日
家传诗笔秀娟娟,作妇辛勤二十年。
为汝做生忘我老,吾儿有福得贤妻。
江湖梦远书频到,(仲云、叔虎皆有书来为姐寿)庭院秋多月正园。
环视诸孙翁醉也,钟才祐慧傻瓜颠。
(《儿妇李氏月裳四十生日(八月十六日)》)
绍京移新居
五弟自上年移南半节胡同新居。
(《次韵答祁寿阳相国三首》)
好友释达受(六舟)逝世,生于1791。
三、学书论书
故人湖上住,相招游渺莽。……(顷为仲远篆题“小小斜川”匾。)
(《七月五日牛仲远招同朱伯韩夜饮小小斜川》)
右军书派,自大令己失真传,南朝宗法右军者,简牍狎书耳。至于楷法精详,笔笔正锋,亭亭孤秀,于山阴棐几直造单微,惟有智师而己。永兴书出智师,而侧笔取妍,遂开宋元以后习气,实书道一大关键,深可慨叹。
(《题智师千文》)
昵古多嫌不变化,效颦容易成枯蹇。
我虽微尚在北碑,山阴棐几粗亦窥。
白云深处旧题本,偶然临写自笑痴。……(白云深处藏本,乃孙退谷物也,今在余斋。)
(《题雨舲所藏圣教序第二本》)
二十余年集书罢,乃似将军一笔写。……
昔嫌姿媚出顾盼,今觉横奇多变化。
肥画全包血肉丰,细筋内注神光射。
(《题雨舲中丞教序第一本》)
篆分行楷各门庭,分楷相兼岂典型。
古拓妙传沈博意,漫拈由字证兰亭。(不敢附会覃溪)
(《题北齐乾明元年孔庙碑旧拓》)
肄书搜尽北朝碑,楷法原从隶法遗。
棐几名香供黑女,一生微尚几人知?
(《题张黑女志》)
讲堂文字丹铅罢,挥汗临池不停写。
(《雨舲见和题怀仁圣教之作迭韵告之》)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东坡眼觊书势破,鲁国法匪山阴承。
(《语铃道人见示宋拓争坐位帖敬题一诗》)
平生苦肄书,用意在苍莽。……
书家南北派,本似洛蜀党。
不欲相沿袭,曷敢废推奖。……
古意挽可回,俗书期一荡。
(《李仲蘅王秋垞先后惠诗推许拙书》)
书家有南北两派,如说经有西东京,论学有洛蜀党,谈禅有南北宗,非可强合也。右军南派之宗,然而《曹娥》、《黄庭》则力足以兼北派,但绝无碑版巨迹,抑亦望中原而却步耳。初唐四家,永兴专祖山阴,褚薛纯乎北派,欧阳信本从分书入手,以北派而兼南派,乃一代之右军也。
(《跋汪鉴斋蒙虞恭公温公碑旧拓本》)
有唐中叶书家,以沈舍人、张司直为得山阴法乳,但沈以淡远胜,张以遒肃胜。
(《跋张从申书李元靖碑旧拓本》)
四、系年作品
《题金眉生观察湖舫延秋图》以下六十六首。(《诗钞》卷二十)
《跋宋刻兰亭拓本》(《文钞》卷九)
《跋汪鉴斋藏虞恭公温公碑旧拓本》(《文钞》卷十)
《跋鲁公帖六种合装本》(《文钞》卷十)
《跋张从申书李元靖碑旧拓本》(《文钞》卷十)
《跋吴平斋藏章拙生墨迹册》(《文钞》卷十一)
《徐笏亭先生暨配罗太夫人八十双寿序》(《文钞》卷十五)
《赵步宗先生暨配曲太夫人七十有一双寿诗序》(《文钞》卷十五)
《赠资政大夫王公墓志》(《文钞》卷十六)
作者:admin 2018年0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