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骨寻踪第七季作者:孙晓旭 当周庄邂逅了西湖-原创星空

作者:孙晓旭 当周庄邂逅了西湖-原创星空

当周庄邂逅了西湖(一)
作者:孙晓旭
编辑:星语心愿

周庄古镇位于苏州市东南38公里,西南33公里,上海距周庄约70公里,在上海、苏州、杭州之间。
倾盆大雨之后依旧是毛毛细雨半劫小仙,来的路上听同行的人说周庄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心里已无数次在勾画着它那迷人的芳容,那一份期待,还有满心的向住。
撑着五颜六色的花伞,一行十多人到周庄时已是下午三点多钟。首先映入眼帘的门头上赫然写着“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娟秀的字体如在水中跳动的音符,刚刚还匆忙的脚步瞬间慢了下来,小鸟在树上不紧不慢清脆的叫着李忠堂,井字形的河流似一条绿色的绸缎从眼前铺展开来,湖水清澈,虽近中秋无赖天尊,可湖边垂柳依依,和湖边的小花小草一并倒映在水中,不时有蝴蝶飞来飞去。

随着人流走在这斑驳的石板路上,又走上一座座形态各异斑驳的小桥,到底这里有多少座桥,我可数不清。但来时就听说周庄的双桥是不能不看的,其实它是两座桥,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形状很像古代人们用的钥匙,当地人称“钥匙桥”。听导游介绍这座桥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它是最能体现周庄神韵的一座桥。站在桥上,秋风送来丝丝凉意,此时没有浮华,没有喧闹,看桥下淡青小巷纳土纳群岛,船来船往,还有那渔舟晚唱
书上记载当年旅美画像陈逸飞曾以双桥为主题精心创作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一幅油画,命名为《故乡的回忆》,蔡紫芬在国外曾多次被高价收藏,双桥也因此而闻名,也开启了周庄通往世界的大门

这里的小巷也特别多,多得让我迷失了方向。小巷很窄,只能容下两个人并肩前行,只可惜没看到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雨巷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小巷的周围是一间间密集的旧式房屋,据说有九百多年历史了,白墙黛瓦,飞檐翅角。我轻轻地用手抚摸着这被细雨敲打的微凉斑驳的门墙,还有那若有若无不知从哪飘来的茶香好似在诉说着久远的时光识骨寻踪第七季。
细雨散散地飘着,我好奇地探着头边走边看,不时有江南女子好听的方言在屋檐下缠绵,不时有花白胡子的老爷爷坐在门口天真地望着来来往往的游人,还有沧桑的老奶奶安安静静地坐在屋内不时地把针线在发丝上轻轻划拉一下,然后一针一线密密地纳着布鞋,还有那老旧的收音机里断断续续传来不知多少年的小曲
这朴素而又温暖的场景啊,曾千百次在心中描绘,此时此刻但愿时光驻足。慢些,再慢些。我知道光阴在她们身上烙下了太多往事,一并留在了这小巷深处。

木心说:从前慢,车子魁刚·金,邮件都慢……
小巷不急不缓地伸展着,老旧的房屋一间挨一间,随着周庄旅游的发展,每家每户也都做着小买卖,一家店铺一个特色,一家店铺一种风情,店主人用那轻快的吴语不停地招呼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我们品尝着甜而不腻的糕点,这真是令人着迷的味道,还欣赏着周庄艺人手下那栩栩如生的大人物,小人物,还有那美轮美焕的古典服饰,更有稀奇古怪的东西让我目不暇接,爱不释手。忽然一只蝴蝶似是迷了路,跌跌撞撞扑到了我的手中。
傍晚时分,我们走进了另一条古巷,这是一座厅堂门里的四合院,周围的人说这就是周庄有名的古戏台,细细观看,你可以看到里面关于传统曲艺的简介,还可以尽情欣赏各式各样的戏曲服装,听当地人讲这里常常安排中国最古老、最传统的剧种——昆曲的演出活动。

有些遗憾,今天没有演出,看来我们是不能一饱眼福,领略昆曲的风采了。那就拍一张贴在墙上的青衣剧照吧,听昆曲下她依旧在茑声鹂语,低吟浅唱。
因水成街,桥街相连,水在周庄是一条流动的风景,走在岸边,一个又一个头戴斗笠身着蓝底碎花布衫的船娘撑着那旧旧的乌蓬船,双手轻轻划动着篙橹慢慢前行宇辰网,河水滑过小石,叮咚欢唱,再看看船上那来自天南地北的游人,好不惬意,站在桥上的我们看着船上的她们,相机不停地响,你在船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再听那船娘唱着那吴语侬歌冯友薇,摇啊摇,摇到了外婆桥。

散文家王剑兵在《绝版的周庄》里写道:你可以说不算太美,但你是以自然朴实动人的,粗布的灰色上衣,白色的裙裾缀以些许红色,白色的小花及绿色的柳枝,清凌凌的流水柔成你的肌肤……我今天才来,我来晚了,以致使你这样沧桑,而你依然周身透着迷人的雅致。
有一种生活叫周庄
细雨中我再次打量;小巷,老屋,小桥,流水,人家。

(二)
如果说周庄的美是古典的,那么西湖的美却是雅致的,为了圆儿时的一个梦,到达杭州后我们步行数里,在地铁中间又辗转了十来站的路程终于来到了这日思夜想的地方。刚进入景区入口处,犹如一面大镜的湖水无边无际缓缓地荡漾在眼前,我不由得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好似要把西湖的灵气吸进心中。秋风吹过,湖水波光潋滟,浩瀚无边。
摩肩接撞的游人行走在绿荫覆盖的千年梧桐树下,它的树干是那么粗壮,它的叶片犹如一个个巨型的大伞有力地撑在上空,层层叠叠的是深绿,湖绿,还有说不出的暖绿,喜悦在蔓延,绿色浸染了每个人的眼睛。

长长的苏提,虽然天气不是太好,却行人如织,这条历经了九百多年沧桑岁月的长堤,垂柳依依,让人欢喜,四周绿荫环抱。走在湖边,不时有大片大片的荷叶层层叠叠挺立在湖面上,好似一张张孩子胖嘟嘟的笑脸,别有一番韵味。据说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为了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人们为了纪念他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
听导游说现在由于天气渐凉,堤上的好多美景可惜不能欣赏,到春风吹拂时节,桃花绽放,杨柳夹岸,红翠相间, 游人漫步在堤上春风荡漾,意境动人。素有“烟柳画桥”之称,这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苏堤春晓”的来历。

从小就一直爱听《白蛇传》豫剧的、京剧的,特别是豫剧名家虎美玲的新版《白蛇传》从服装、场景到唱腔做到了完美的结合,毎次看后顿觉余音绕梁锦绣官途,思绪万千,这部戏里的场景都与断桥密不可分。
断桥是西湖十大景点之一,它位于西湖白堤之上,全长八米多。来的路上一直在想断桥是断着的,没想到今日一看断桥不断,可心里又想:那为何称断桥呢?导游介绍:每年冬天大雪后,断桥阴面上残留的一些积雪尚未融化,远远望去仿佛桥与堤似断了一般,这就是传说中的所谓断桥残雪,只可惜现在是无法欣赏这富有诗意的美景了。

当年许仙和白蛇曾在此地因一把伞缔结了一段美好姻缘宋智爱,成为千古佳话。如今断桥还在,不见白蛇与许仙。今天走在这桥上的人难道也是为爱而来?年轻的在柔情密意,年老的在相互扶持,桥边竟还有一对青年男女在低声啜泣,断桥啊,难道你还让人断肠吗?
人生无圆满,缺憾也是美
随手拍断桥画面

由于人太多楚人隐形,一路走来似被众人推着前行,大伙也都说走累了,要不也坐在船上享受享受。三个孩子却直喊:不坐小船要坐双层大游艇,还真是沾了孩子们的光,同行的总领头也没回直奔购票地点,接着我们直奔游艇上层的观景平台,秋风吹起我们的裙裾,灵秀西湖,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湖底沉淀着悠久的历史画卷,湖中流淌着千古绝唱,山恋叠影若隐若现,远山画舫缓缓流淌,如痴如醉中还没缓过神来就来到了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的“三潭印月”

岛屿周围绿树掩映,花木扶疏,湖岸垂柳拂波.书上记载当年苏东波为了保持西湖大部分水域的开阔清澈,在西湖中心位置建造了三座石塔,严禁居民在这个区域内种植任何东西,小石塔后来逐渐演变为最著名的三潭印月。三座小石塔造型别致优美,塔顶如萌芦,塔身呈球状,据说塔身中空均有5个小圆孔,每当月圆之时人们可以观赏到湖中印出三十三个月亮的壮观场面。
中秋之夜,但天不作美,虽有赏月之心却不能寄明月与三潭上下辉映的奇妙景观了,看来今晚月亮也不能代表我心了。

细雨斜织,天色已晚,工作人员一直在催促众人坐船返回。站在浩大的游艇上,放眼望去,夜晚的西湖更加迷人,湖面上熠熠 闪烁的灯光,如同一串串闪光的宝石项链紧紧地连在一起,人们仿佛进入了一片金碧辉煌的仙景世界猪油膏怎么用,略施脂粉的西湖更显雍容华贵,只是那远处传颂了千年依山临湖的雷锋塔塔影婆娑 ,远远望去有些孤单,有些沧桑,还透着淡淡的凄凉,也不知道白娘子还在不在里面,是否还在吟唱: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哟……

意犹未尽回到了西湖入口处,周围能站能坐的地方均座无虚席,听他们说三十分钟后有音乐喷泉的表演,可三个孩子却等不及了,大声嚷嚷饿的不行了。
有些遗憾,据说西湖的音乐喷泉百看不厌。很温婉,还有别具一格的江南韵味。

回到住处,仍无睡意,让孩子们用一句话来形容今天观看西湖的感受,三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了似的齐声背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属于每一个欣赏她的人伍山石窟,只因她的音容相貌都恰到好处。
作者简介:孙晓旭,女,漯河舞阳人,护士。不成熟的文字收藏一路风景,一路心情。

温馨提示:征稿分别为成人组和少儿组两大版块,题材不限,但须是原创首发。投稿时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发邮箱1925762595@qq.com投稿后请添加小编微信xinhua13938026962,发稿一周后结算稿费。赏金一半以上为作者所有。(十元之内不结算)直接点击右上角蓝色小字关注或者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

苹果宝宝,按按这里:

作者:admin 2017年06月12日